从喧嚣的城市初到农村,每个人都会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这时候千万不要消极面对,在最“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说:“我能行,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也要干好它!”(其实这在心理学上属于一种正向的心理暗示)在农村,也不是完全没有社交,只是它不同于城市里人与人、朋友与朋友之间的party、酒会、KTV、轰趴等等,也不像在学校时三五好友、甚至是素未谋面的“网友”集结在网络中,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游戏大战。这里的社交可以是茶余饭后的家长里短,也可以是田间地头短暂休息时抽烟“借个火”的“搭讪”……有没有社交,孤不孤独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摆正立场和心态,才能真正在心理上做好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才能完成从懒散的大学校园生活向紧张(这里应该是孤独)的职场(农村)工作模式转变。除了要有良好的心态之外,还应该注意敬业、诚信、礼仪这三点,加上好心态,这四点是每个初入职场新人能够致胜的法宝,才能够既实现了自己设定的宏大的“人生理想”又能逐步达成现实的“职业理想”。人生何其美好,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还有田野里的无限风光!
没有社交,就去寻找,生活无聊就去创造。同时这也是看书读名著的最好人生旅段,又有谁能说自己读了很多书呢?这会不读,之后婉尔。既然在农村工作,那就在踏实的工作中找到新意,再交一份好的答卷。农村广阔天地,可以种花,可以寻梅,可以种养殖,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带动乡亲,做一个有想又有为的带头人。现在资讯发达,互联互通,在农村也能知晓天下事,在农村也能通联寰宇。
在农村工作就得学会耐得住寂寞。农村的年轻人大多在外,同龄人较少。农村老人有些又不会说普通话,沟通上可能有些障碍。农村生活一般就是田地里劳作,聚到一起聊天,照顾家人小孩,很少有其他的娱乐活动。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人应该去适应新环境,而不是环境来迎合人。了解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没事学学当地的方言,能非常快的融入到农村。
现在农村农活相对少了很多,你不能都会在一起聊聊天,拉拉家常。聊天一般就聊一些身边的人和事,所以左邻右舍有什么事大家都知道。也许在城市呆惯了,对别人的防卫心理太重,以至于做了几十年隔壁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其实在农村根本不用自我防卫心理过重,农村人没有这么多花花肠子,要多和他们沟通交流才能融入到农村集体。
在农村要找个年轻人聊天比较难,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或者在家附近的工厂上班或做生意,一般都是早出晚归,白天比较难见到年轻人。如果你能很农村老人打成一片,你就有唠不完的嗑,就看你能不能放下身段和他们相处了。和农村老人交心,他们的真诚、朴实、善良,能够打动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