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农村老人是不愿意回农村的,喜欢和儿子一家在一起住,他们认为儿子是他的,儿子的一切也是他的,并且他们也是应该属于儿子的。我闺蜜的婆婆就非要和他们住在一起,其实婆婆才五十多岁,就因为公公不在了,所以有理由让儿子养着。自从婆婆来了之后,闺蜜两口子老打架。婆婆随地吐痰的毛病老改不了,闺蜜说两句,婆婆就对儿子哭诉。冲马桶更别提,说太浪费水,这两天婆婆生病了,医药费和生活费闺蜜家全出,是闺蜜的老公和大姑姐侍候的,住了七天院,出院的时候,婆婆非让闺蜜请大姑姐吃饭,说侍候婆婆本是媳妇儿的事,大姑姐替闺蜜尽孝了。闺蜜没依着婆婆,婆婆大哭:这是不想让我在这里住啊!老嫌弃我,告诉你,我就是不走,这是我儿家,该走的应该是你。这婆婆有时依老卖老,有时风采不减,可能真是更年期综合症加后遗症。
我一个同事小周,在外辛辛苦苦打工已经有7-8年了,靠着自己的打拼,在一个二线城市购买了一套房,然后结婚,在去年,生下了一个宝宝,就把农村家里的父母接了过来,照顾小孩,父母把孙子天天照顾的都很好,小周他们夫妻俩,也能够安心上班。小周父母没事就推着孙子出去溜达,去去公园、逛逛超市,生活过的比在农村舒服多了,过年回老家时,村里面的邻居,就非常羡慕,问他们老两口,还愿不愿意回来农村生活啊,老两口笑着说,最近是不愿意了,就跟着儿子在城里生活了,说起来还有一种很自豪的那种感觉。
我两个哥哥在北京打拼,大哥住在三环,二哥住在朝阳,但爸妈不愿意在北京生活,觉得那里都是灰蒙蒙的,不习惯。我家四川大山,虽然离最近的集市要十里路,但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家里的房子也是新盖的。我这里爸妈也不愿意来,虽然深圳这里空气质量好,但爸妈觉得城里吃的东西不好,哪怕来回飞机票,他们也不愿意来。他们现在在老家就是种点蔬菜什么的,养了鸡,猪。每年我们都会给几千生活费。在农村如果不缺钱的话,比城里舒服多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想来城里生活。
作为父母,如果他们已经年老体弱,无法继续在农村生活,那么他们唯一的儿子就是他们生活的依靠,如果再有孙子,他们天天想着念着的孙子也可以帮他们解闷、逗乐,他们在城里正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为什么要回农村,两个孤单老人回农村老家在家里干瞪眼嘛!父母愿意和你们一起住,正反应出了你们的家庭关系非常和谐,许多农村父母其实都不愿意去城市生活,他们一面说是在农村生活习惯了,在城里住的人着急,其实另一面是怕打扰到儿女们的生活。
其实我觉得,在城市并不高人一等,尤其还是自己的父母。至于父母来了做不做饭,干不干活都是在与沟通的。我相信10个家庭还是会有六七家庭是可以沟通的,不会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不然你自己怎么长大的,你敢说,你不是自己父母养大的么?父母其实还是非常愿意在自己的老家的,那里生活了几十年,怎么可能没有感情,但是比起和自己的儿女在一起,还是宁愿忍受思乡之痛,毕竟在老人心里儿女才是自己的一切。
现在的农村,很多老人都被孩子接到城市里居住了,已经离开了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村。他们不是舍得离开农村,他们也是好面子的。如果被人说,你看看人家被孩子接到城里过冬了,那绝对倍有面!如果被人家讨论,你看看他家好几个孩子都在城市里,都没有孩子把他们接到城里!老人的面子实在过不去。人活一辈子,不就是好面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