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而言…过年还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的是与父母久违的相见,过的是与朋友久违的那种聊天,与同学那种久违的感慨,与......不是越来越没有年味,而是我们越来越长大了,成熟了!再也不是儿时般天真无邪,儿时般的可爱无知!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响应环保部门要求不放鞭炮,其实没有鞭炮的年更平常几乎一样!过年过的就是那种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那种放炮的喜悦!但成熟的思想又理智的站出来...不管年味还在不在,常伴父母左右,也意味着我们长大了...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的发展,现在的人们都步入小康水平。以前的人们生活条件较差,一年到头,吃得不好,穿得也较差,就是攒到过年过年那几天买。现在的人们,想买衣服就买衣服,想买好吃的就买好吃的,无所谓价钱。以前的人们想吃一顿好的,穿一件好的,就是一种奢侈。所以现在的年味,就没有那么隆重了,最多也只是聚会的一种体现。与我们长不长大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有的是世界发展的冲击。
以前,我们经济条件差,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穿新衣服、才能吃好吃的、才能看各种民俗表演、才能放鞭炮、才能看大戏。可是,现在我们条件好了,新衣服随时可以买,如果想、每天都可以大鱼大肉,电视上、网络上各种节目精彩纷呈、鞭炮也不让放了、农村里也不唱戏了。物以稀为贵,以前我们奢望的东西现在是唾手可得了,春节的诱惑力越来越小,因此,年味就淡了。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儿时对春节的那种渴望正在逐渐远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长大了,不会再求着大人买鞭炮,不会再渴望买新衣服得红包,不会再上蹿下跳的带着鞭炮满街跑了,不会再特别喜欢糖果,不会再渴望吃饺子,不会再渴望跟着大人去串亲戚。更多的是想多陪陪家人,跟发小叙旧。
以前是穷开心,生活并不富有,一到过年什么都要自己亲手置办,能自己做的就绝不会用钱买,比如对联,就算自己的字写的很难看也是自己写了贴上去,而现在大多数人是不会这样了。全家人做在一起置办这些年货的过程,就是所谓的年味吧,现在的人能省事就省事,自然就觉得年味淡了好多。
长大了算是一个因素吧,不再向小时候一样去盼望着过年,盼望着新衣服,盼望着好吃的,盼望着压岁钱。现在觉得过年其实也就一个假期,和家人吃吃饭,聚聚就很满足了,其他的感觉都无所谓,和以前的一对比,也许是怀念吧,那种永远回不去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