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歌听了一遍又一遍,想给身边的人分享,她们听了几句,却说“你这听得什么玩意”;看到特别逗得图片、文字,想读给人听,却发现,他们都沉浸在各自的手机世界;一个人在寝室待着,突然一拨人有说有笑的回来,而你,却连开口插一句的话的勇气都没有;体育课上,最怕老师玩游戏,因为不知道怎么玩,怎么一起玩;体育课也最怕解散自由活动,因为别人都是三三两两聚堆,而你一个人干站着,没有人聊天,没有人一起看打球的人们;害怕排队,因为总会遇到前后两个人认识,夹着你交谈;在别人眼里,你是个情绪冷淡,不愿与人相处的人,其实你只是害怕;你的笔记本总是很多,有写日记的,写心情的,摘抄美文的,写文章的。
适应。记得小学的时候我是很怕孤独的人。哪怕别人不喜欢我,我也觉得跟他们凑一块比一个人待着强。现在几乎是反过来,哪怕我知道别人喜欢我,如非必要或强烈的意愿,我也宁愿一个人待着。人与人相处,意味着要互相妥协,小如一起走路,你还得照顾彼此的步伐呢。唯有独自一人,你可以无拘无束,想坐就坐,想站就站,一路小跑也无妨。不必适应别人的语速,不必修饰自己的语言避免误会,不必解释自己的观点做一层又一层的澄清。孤独并不可怕。假若你“必须”孤独,那就试着降低对外界的需求,把需求内化。当内外平衡时,那种状态(“孤独”)就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甚至最后你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很喜欢读古龙的武侠小说,尤其喜欢《边城浪子》里面的傅红雪。傅红雪是个独特的人,他走路时独特:傅红雪正在慢慢地往外走,走路比说话更慢,而且很奇特。傅红雪的独特在于他异于常人的孤独寂寞,这种孤独已经深深的印在了他的灵魂里。孤独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质。孤独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而我喜欢这种感觉,自然就孤单影只了。
大概是有太多无奈了,周围的世界太喧嚣,所以想一个人静一静。白天还好,大家都在,一到晚上,各种负面感觉交织在一起,孤独感尤其严重,就像是害怕黑夜却不得不一个人度过的感觉。与人相处时,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收敛自己都脾气秉性,为了相处和睦而去左右逢源,这样的生活太累了,但无从逃避,所以我们就需要一个独处的时间,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即便是孤独,也乐意至极。
一个人,一部手机,就能独自待上一整天。曾经看网上对孤独进行了一个分级,其中比较高的一个等级就是:一个人吃火锅。说实话,我就一个人吃过火锅。还有,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去医院,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商场,基本上能一个人做的事我都一个人,可我认为孤独并不意味着孤僻,我觉得孤独只能算是个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态度,我个人开始,已经开始享受孤独了。
没有人会陪伴你到老,只有自己陪伴自己,所谓孤独应该是独处,人的活法不一样,有的人一生就喜欢热闹,有的人就喜欢静,其实独处是很奢侈的生活,独处惯了的人,是不喜欢人多的地方。自己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会按排好自己的事情,把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弹弹琴,看看书,听听音乐,再来杯红酒,悠哉悠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