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心情很舒畅,看着白雪,呼吸新鲜空气,在雪地里踩脚印,听着踩雪的声音都是一件很惬意的事,看着小朋友堆雪人,打雪仗也是儿时记忆涌现。我对雪最深的记忆不在甘肃,而是在黑龙江大庆,黑龙江的雪是丝毫不吝啬,一次赶上甘肃一年的雪量,看着被雪埋的自行车,看着铲车堆的小雪山,在8楼教学楼看着楼下一条条学生踏出的路,如同蚂蚁搬家一样,当雪化时,看着天空的云,飘的飞快,不是缓慢是飞快,如同你忍受不了户外的寒冷往宿舍跑一个样。在大四那年,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开始下雪了,这一次下雪如同是下棉花快,不是那种小雪花,同时和同行的同学感慨,怕是这样的雪以后是看不到了喽,因此刻意走的很慢,让雪落在身上,这一块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下雪真的可以扫掉你满身的负能量,让你轻装上阵。
人们都非常喜欢雪,因为雪是代表纯洁的象征。人们喜欢雪的理由有许多,但是孩子们喜欢冬天的大雪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可以打雪仗,堆雪人,这一天终于等到了。小孙女一清早就拖着我下楼,来到我们小区一片白雪皑皑的空地,爷孙俩开始动手搬雪,堆雪,一老一少忙得不亦乐乎,大概半个小时左右,一个小雪人诞生了。邻居的家长和孩子都围上来,夸我们的雪人堆的好,纷纷拿出手机给雪人和孩子拍照,我前前后后忙着维持秩序,让孩子们排好队,一个一个和小雪人拍照留念,整个雪地上笑声一片,一个小雪人让老老少少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
记得童年的上海,四季分明:春暖花开,夏日蝉鸣,秋风落叶,冬天雪白。每年十月国庆节前,秋风瑟瑟,寒气渐临,深秋一过,西风肆起。到了冬至那天,大人和孩子们基本都已经从头到脚棉衣,棉裤,棉鞋严严实实裹起。十二月份的上海天气温度可以接近冰点,真的是非常冷。转眼间我早已过了花甲,对童年时候冬雪的回忆激起是因为上海前天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雪。孩子们和我说,十年前上海也曾经下过一场大雪,但是我真的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和长时间的暖冬早已经让我忘记了上海曾经的寒冷!
我喜欢下雪,而且特别喜欢,这种喜欢是无来由的喜欢。雪总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喜欢它的晶莹剔透,喜欢它的洁白无瑕,喜欢它飞舞的样子。下雪了,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雪粉刷了世界,荡涤了灵魂,使整个人也变得纯洁起来。我喜欢背着个傻瓜相机,漫步在雪中,拍房顶上的小鸟,拍田间的麦苗,拍山上的雪松,拍野外的雪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就在眼前,让你胸怀激荡,如醉如痴。
雪落花情在,雪飘银龙舞。东北人没有不爱雪的,雪给人们带来快乐,雪让空气更清新。雪让来年的收成更好。孩子们打雪仗,我家金毛狗都兴奋的在雪地里打滚。金毛狗拉着爬犁在雪地里跑,小孙女坐在爬犁上兴奋的大喊大叫。堆雪人是必须的。各样雪人,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用雪堆起的雪雕,如玉龙,如万里长城。如西藏的布达拉宫。美不胜收。
喜欢,下雪之后的乐趣也很多。可以打爬犁。也可以滑雪。冬天有冬天的乐趣。冬天有冬天的玩法。记得小时候有一种交通工具,叫做脚滑子。一块木板绑上两根钢筋。每个脚上踩着一块。可以在雪地上滑行。小孩子们都喜欢玩这个。那时候上学的交通工具就是这个。速度比走路要快多了。运动起来,浑身都是汗,一点都不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