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中部地区小县城里,城建局下属事业单位,就如很多人说的那样,饿不死,但是也发不了财,如果你是本地的,没有房贷车贷之类的压力,日子还是可以过的挺滋润的,一个月到手差不多4000左右吧,社保医保公积金都是有的,而且比企业来说,好点。其实这个大家最看重的,就是稳定了吧,进了编制内,只要没有犯大错,你就不用担心失业,担心发不出工资,每个月财政准时打到你卡里。在县城里,社会地位也还是有的。总体来说,生活不会很差。
因为我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考取的单位综合办公室,算是管理岗工作人员,五年多来,办文办会办事已经数不清了,接待上级检查指导也无数次了,整理的工作台账也特别多了,从刚进单位就是2000多的工资,现在还是2000多,每年年底再发一万元左右的绩效,说实话,在这个地级市还物价这么高,每月和我老公还完房贷糊口都成问题了!但是话说回来,这几年,确实特别锻炼人,综合能力确实提高了不少,有失也有得吧!
平时工作都是制式化的,刚开始每天整理档案,档案是整理不完的,今年整完整去年,去年整完整前年,基本上不管什么岗位,都要从整理档案开始做起,就是枯燥,但能大致掌握整个业务流程。整了一个月左右的档案,开始跟公证员一起值班接待当事人。一开始就是做文书,打笔录,复印材料,整理案卷顺序,检查签字等等流程的缺失。基本上除了公证员必须做的审核工作之外,其余任何工作都要参与,但不用承担责任。
我在大学上班,先说酸吧。腰酸,嘴酸,心也酸。什么是腰酸?每周要上课,少的每周两个上午或下午,多的每周有四五门七八门。坐着讲课的那都是上了年纪的,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第一不习惯坐着,第二也觉得站着能看清学生,学生能看清老师。但其实站下来还是蛮累的。当然,咱是吃这碗饭的,没什么可抱怨的。时间一长,可不就是腰酸呗。
我总是形容我的工作是“鸡肋”,因为在事业单位工作,每天干的工作都是差不多的,而且干事都是看上级,不敢创新也不能创新,干事要有规矩,这是我听过最多的一句话!久而久之人就缺乏了斗志,有时候觉得想换一份工作,转过头想下,好像出了这个圈子自己都丧失了生存技能!“温水煮青蛙”,早晚憋死在这个岗位上!
领导之间内斗严重,整个单位缺乏生机和活力。我们有两个主要领导,一个管党建的、一个管行政的,都是面和心不和,经常互相拆台,两个人也生怕自己干多了被对方抓住把柄,索性都整天混日子,单位要是谁有点新想法说出来,都被领导迅速浇灭,单位同事现在也是整天混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