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随便看了几眼《娘道》,真的到处是年轻人忍受不了的槽点和雷点,故事以民国初年的山西为背景,瑛娘本来是大户人家的少奶奶,因为出身低被婆婆厌弃,八年里连生三女,一心想要生个儿子,婆婆听信谣言,认定儿媳妇生的三女儿是灾星,命管家扔进黄河。前二十集的戏剧冲突基本都集中在瑛娘能不能生出个儿子的问题上,不仅别人看不起女主,女主自己也将自己看得非常卑微,认为自己唯一的价值就是给丈夫生儿子,说真的,这种剧现在年轻人很少看的。
《娘道》里狗血与眼泪齐飞的跌宕剧情,之所以能牢牢掌控住了中年大妈们手中的遥控器,是因为她们一边抹着泪感叹着主角永远接乱不断的糟心事儿,一边能从主角那张永远委屈隐忍的受气包脸上找到了一种微妙的优越感:幸好,我还能过得比她好点,喜欢这个可能你真的老了点。
因为收看的和评价的是两个不同的群体,这种电视剧,主要收视人群在40+以上的妇女,她们多数不上网,评价人群主要在20+的年轻女性,所以你明白了吗…我妈就喜欢看这种…我家的电视机遥控器都是被我妈掌控的,现在年轻人看的大多数是视频网站吧。
我妈妈特别喜欢看他拍的电视剧。都会守在电视机前等播出。苦情剧一个套路,我觉得很无聊,所以没看。这个导演就喜欢拍抗日神剧,就喜欢用那几个演员,估计是图便宜吧。还用喜欢用自己弟弟当男主不管合不合适。总觉得他的剧很没意思。
很简单啊,一边看剧一边抹眼泪的都是婆婆跟丈母娘。一边看一边吐槽的都是媳妇跟闺女。哪天婆婆丈母娘们也会上网了,乐意花钱买电影票就没你啥事了,那以后主流审美就不是大女主,马丽苏,小鲜肉,吹捧独立女性啦。所以现在挺好。
这类电视剧最主要的受众群体是中老年人,尤其是广大城镇乡村的中老年女性观众,这部剧可能在广场舞群体中具有超高话题度,在网络世界却无人问津。毕竟,咱妈咱姥咱姨就算天天追《娘道》,她们也不知道给它打个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