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的侄女,当时10岁吧,偷了我一部手机一部mp5。当时是我婆婆带她来我家的。我和我婆婆不和,以为是我婆婆偷的。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这孩子的妈,她告诉了我婆婆的妹妹,我婆婆的妹妹告诉我婆婆,然后我公公出面调查这件事。这孩子开始的时候不承认,被我公公打了一顿,承认了,但说把东西扔了。结果是,没人出面跟我道歉。我公公问我老公要不要赔,我老公说不要。这孩子的妈给她买了一部手机。
14岁的孩子已经很大了,已经超出你作为亲戚能管教的范围了,确认了的话,最好是自己亲眼看到,可以适当的在父母孩子都在的情况下委婉的点一下,比如,xxx上次你拿走的那个xx能还给我么?最近有用,如果孩子不承认的,东西也没回来的,下次自己东西锁好。他父母情商高点回头自己会问的,孩子不承认也不否认,那还有救,提点他要要东西先打招呼,点到为止,后面的由他父母去教育。
这个问题是有点棘手,如果是事实,请孩子父母来管教也得看其父母是否能妥善处理此事,若能够,各方都心安也受益,若不能,事情更糟糕。我的老师曾经处理过一个偷我东西的同学,老师特意要求我不要告诉别人,让同学有改过的机会,我觉得老师是正确的,所以也许和孩子聊聊天,告诉他为什么不可以,帮助他改正,同时给他保密,让他有信心改过,这也是一种方法吧。
首先得搞清楚是不是亲戚家的孩子拿的。千万别闹出冤妄人的笑话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误会。小东西或小额的货币,第一次可不在乎或装未曾发生。以后可留意。细处观察。至使发现了也不要声张,让他(她)有个悔过的机会。如发生第二次、第三次。那问题就有点严重了,不能放任不管。否则会害了他(她)本人。但仍以说教为主,注意方式方法,且不可采取暴力手段。
不管是偷谁家的,如果遇到亲戚家孩子偷东西了一定要第一时间跟孩子的家长反应沟通,这不存在打小报告,如果视而不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你就犯了大错误了,要是从一开始就纵容孩子这样的行为,长大了一定会养成习惯,所以遇到这样的事一定不要顾及任何,全力挽救。但千万要记住,不要自己跑去教育亲戚家的孩子,这样会适得其反。
家长第一时间先不要给孩子的行为定义“偷”,心平气和与孩子沟通他拿别人东西的真实原因。理解孩子后,对于孩子的真实需求要给予满足,或者物质方面,或者情感需求。或者在信任孩子的前提下引导孩子想办法去解决,不要直接强迫孩子认错,而影响孩子反思自省。最后,再次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爱,孩子依然是好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