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社会中可能会发生无私奉献的事情,但我们也不敢认同当事人当时内心的想法,我们只能通过行为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无私的行为,现实的社会已不允许我们无私奉献。比如扶不扶问题,现实中确实要考虑到会不会被讹。因为出现了太多的这种事。灾区捐款捐不捐,第一时间都会捐,但是捐的款是不是到达灾区、能到达灾区多少,这个还真不一定。这种事件已经是层出不穷,想无私的人还怎么无私?已经彻底凉了心。所以说现实社会只会出现一两件无私的事,不可能做终身无私的人。也许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最好的答案吧
从老一辈的科学家钱学森放弃美国优惠待遇,冲突层层阻碍坚持要回国,科学家就表现了真正的舍身忘死的无私,为了国家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荣获感动中国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感动中国给的于敏颁奖词是: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所以科学家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楷模。
老子的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翻译: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乃是因为它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处处谦虚、退让,反而能够赢得爱戴;事事不计较利害得失,反而身受其益.这不正是因为由于他无私,结果反而成就了他自己吗。
根据你的描述,你朋友想法有些偏激些,我认为你行动上已经做了善事,不管他是为了名或什么原因,但他做的这件事情已经证明很有意义,应该鼓励,赞扬和支持。否则无法判断好与坏,陷入混乱,是非不清。在世上还有谁敢做好事,这个世界才是冰冷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所以还存在温暖,是有许许多多用实际行动奉献社会,奉献他人的人。
当然了,做好事,也得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能好心办坏事。一是,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办实实在在的好事,不能违反自然规律,违反社会发展倒行逆施的事来。二是,不能帮助他人干违法纪的事,要坚持原则,做人要有底线。三是,不能当烂好人。要做一个有智慧,有头脑的人,办真正的好事,服务众生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答案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在洪水面前,身先士卒,在困难面前,总是冲在第一战线。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加重要,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尊严,军人的尊严。在新时代,军人弘扬大公无私,一心为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