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心理上的幸福感,来自于精神上和物质上两方面。在精神上的幸福感可来自夫妻相亲相爱的婚姻和谐、家庭和睦的其乐融融、父母身体健康的欢声笑语、儿女懂事好学的天天向上。亦可在工作中同事之间互帮互助、团队协作热情高效的工作效率。人与人之间互尊互助,友善对待,心理上的幸福感由然而生。在物质上的幸福感来自不攀比、知足常乐。人的能力差异,经济基础不同,物质上的丰俭需求不同。不自卑不高攀乐观自信,始终坚信适合自已的物质层次才是最好的,于提升对自己现状的满意度,心理上的幸福感自然满满的。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于成住坏空中领悟生命苦痛中的甘甜。幸福往往不是光芒万丈,而是如山泉般淡淡的沁香!梅花香自苦寒来,也许人生没经历过苦痛,就不能得知平平淡淡中的那份真幸福。我们一直以为出人头地、万民敬仰、家财万贯之类才是幸福。于是,我们与命运和他人斗个遍体鳞伤、你死我活!直到觉悟那一瞬间,你发现真正的幸福其实真的很简单:有一红颜,有儿女一双,父母健在,知音三两人于庭院酢一杯小酒,看小溪流水,望尽天涯路。
要想获得心理上的幸福感,起码需要与人为善,时常反省自己"己所不为,勿施于人"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应以心比心,把别人放在自己心上考虑,换位思考,忏悔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缺点,容人之短,也容人之长,记人好处,不记人坏处,就会没有怨恨,获得幸福感,要有包容感恩之心,因为感恩心会带来幸福感,而怨恨心只能徒增痛苦。
为善最乐,你对别人有爱心,别人也回报你以爱,你对别人好也就是对自己好,你帮助别人就是帮自己,你为别人付出,也定能得到回报,而且为善心安理得,反馈必然是心情愉悦,舒畅,会使内外上下和谐,从而带来身心健康,为善的好处,大家都心如灯笼点蜡烛,心中明白,是获得心理幸福的永不枯竭的源泉,这是不言而喻的,说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不要盲目攀比,任何社会环境条件下都是有分层的,帝王将相,三教九流;富商巨贾,贫民小畈。社会地位千差万别,不可同日而语。对于个人而言,只能根据你的能力,在所处的层面横向比较,小富即安,小成即喜,只要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就是幸福的。绝对不能盲目地去做纵向攀比,更不能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做出铤而走险和伤天害理的事情。
知足常乐,笑口常开,杭州灵隐寺的弥勒佛有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笔者将这幅对联作为座右铭,时常用来警醒自己,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而是要脚踏实地,勤恳工作,努力奋斗。我个人认为,只要尽力而为做出了努力,即使是“喝点清清粥,享点轻轻福”,无论获得的结果怎么样都是幸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