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专业、成绩也许在将来有帮助,但是绝对不是高品质生活和理想工作的保证。毕业后也要保持学习,参加一些公开课,尽可能多地读书。时间是最重要的资源,千万不要浪费掉。还有一些态度和文凭无关,信守承诺、不要迟到、对人尊重等等。记住不要为自己的文凭骄傲或者自卑,那只是过去时。
大一上期末前懵懵懂懂,有几科都还没预习我心里还是有点虚了。在考试前一天一个人去教室看了一天的书,把老师勾的重点看懂了。第二天考试连猜带蒙的考完了。重点来了,我特么居然考了专业第4,于是渐渐的就成为了同学口中的学霸,还拿了奖学金,这么容易!
付出超常的努力。要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即自己的水平要超过身边最好的同学的10%-20%。从领先中获的乐趣,从全神贯注的学习中获得高度的愉悦。尤其是解决一道很难的数学题的时候。这种愉悦是其他东西(美食,游戏等)所很难比拟的,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大学一开学误打误撞成了专业第三,然后开始了对名次的渴望,一直保持着第一成为学霸尤其是大学其实并不是多难啊,我也从来没觉得自己聪明,和别的同学的差距也许只是去不去图书馆的区别。说实话我学的挺累的,生怕被人超越,我变态到即使考满分也不满意。
要有坚定的意志与决心拿第一,从而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能。意志的力量可以大到你自己都不相信。不偏科。不要有明显弱的科目。我最强的是数学,物理,英语,经常单科年级第一,其他几门也很强。比如我很喜欢文学,看了N多的小说与诗歌。
初中学习其实一般,上了高中高一第一次月考前,有个长假,正好赶上家里网坏了,每天百无聊赖,认真学习打发时间,结果考了个全班第一,自此碍于面子和很复杂的虚荣心,努力学习,高中三年始终排班里一二名的位置可以说很神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