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有一对杨姓老夫妻,靠着一个烧饼摊,只用8年时间就赚了7套房,还不包括他的店面。杨师傅有一双儿女,早年间他为了养活孩子上学,打过零工,在菜市场买过肉,由于年轻的时候学过烹饪,平时村里有红白喜事,老乡们也会叫他去掌勺,挣点外快。慢慢地,杨师傅攒下了一些积蓄,和老伴一商量,决定在市区的弄堂里搞个小早餐店。于是,杨师傅做烧饼,他老伴炸油条。刚开始的时候,烧饼仅卖2毛钱一个,现在的价格已经是原来的15倍。现在,店里烧饼3块,油条2块。除此之外,店里还有包子、馒头、混沌、豆浆。一个月下来,刨除成本,能赚3万块。
离职前,就看好了一个冷门生意——室内甲醛治理与检测,刚接触这个项目时,不是很相信,虽然听说过甲醛的危害,但潜意识里觉得甲醛除了通风是没有其他办法的,所以就谈不上什么治理了。后来,跑了很多地方考察,南到广州,北到长春,请教了不少同行,慢慢发现,是自己的认知有局限,甲醛治理行业在很多地方已经慢慢被大家所接受,并且需求有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敢于舍弃就业了10年的工作,主要是看中了这个生意的利润。每笔订单基本都可以达到一个七、八成的利润,真心话,绝对没有虚夸的意思。
手机贴膜。在广州进货才几毛钱一块膜的单价,在深圳卖的时候就是十几二十块钱,加上他自己本身就是广州人,运货费用也很低。在大学、华强北这些地方卖贴膜,一个月净赚2000+是最低的月销额了。早前比较流行磨砂膜、镶钻膜、彩色膜、花纹膜、高清膜,现在流行钢化玻璃膜、镜面膜和防窥膜、高透膜等等,也分不同材质,较好的有PVC、ARM或PET材质。但无论什么膜,都是低成本高利润,挣的关键是手工费。加之在智能机发展的初期,手机贴膜还算是个新兴的手机配件行业,摊位少,价格高,来钱快。
在我家楼下就有一家板面,开面馆的是一对老夫妻和自己的儿子和儿媳。生意非常的好,可能是因为价格便宜,也可能是因为老板人好,跟谁都能聊的来。每天早上路过门口都能看见很多人再吃面,早上一般,中午人会多一些,晚上人更多。他们家卖的产品也很单一,就是板面,除了板面不卖其他面,只不过就是板面分宽和细,但是价格都是一样的。小碗6块,大碗7块。在北京这个城市能找到这么一家便宜的面馆应该是很难了!餐饮行业中,面馆的利润是最大的。因为面的成本极低!放点菜叶点缀一下即可。
在我对快餐的认知,一般晚上快餐人会相对少一些。但是万万没想到这家麦特派却开的这么火,因为我接触餐饮行业时间有很多年了,为此再看到一家比较火的店就喜欢去分析原因。而大多数店铺关注上座率、翻台率。店里人越多,赚的钱自然也就多。而这家店的老板却让我意外的是,他并不关注这些。但是却很关心外卖小哥来的次数,带着这个疑问就跟老板聊了起来。平均每天进店客数大概能维持在100人左右,而来店的外卖小哥更多,超过进店的客数。月入30多万,纯赚6、7万。
配钥匙和钉高跟鞋后跟。这两项服务的都需要一台千元左右的设备,配钥匙机和打磨机。在一个大型小区附近,这两项业务都会有稳定的客源。平均每天200-300左右保底。如果早上再加一桶豆浆成本几乎可以忽略,售价两元。一个月可以做到2万左右的收入。而且春节前后,由于住房用户的迁移,配钥匙客源会爆发性增长。一般住房客户和房东在换房和换租客后会选择换锁,同时会多配几把钥匙。运气好一个三室的分租房就可能配到10把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