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八八的亲戚都回家过年了。零零散散招呼很麻烦,还不够热闹,因此都是一家一家排好队,这一天所有人都聚到一起,真真正正热闹热闹。大年初二,本应齐聚外婆家(外婆和舅舅家住一起),等我们到的时候,原以为会济济一堂,现实伸手就给了我一耳光。外婆一个人坐在家门旁,盼望着,盼望着.......其他亲戚正在来的路上。那么问题来了,主角舅舅家人去哪儿了?呵,原来舅妈和堂哥堂嫂带着两小孩子去堂嫂娘家了,堂弟去他外婆家了。Excuse me ?明知初二我们都要来,初一下午你就出发去走亲戚去了?外婆本来身体就不好,你把她自己留在家面对这么多人心里怎么想。本就过年这几天回家陪陪老人,你们这我也就呵呵了。
记得去年去一个平常不太见面的一个亲戚家(属于表亲的那种,一般都是父亲那一辈的在走动),首先是没找到家门口(最后还是打电话去路口接的),到家后,家里人很多,也不知道喊什么,怕辈分喊错,也不敢乱喊,见了人就笑笑(显的很傻),然后到吃饭时,也不知道说什么话题,亲戚问一句,然后说一句,显得特别尴尬,吃完饭,没说几句话就赶紧找借口溜了(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经历的小伙伴,哈哈~)。
我仍记得好几年前回家过年,然后老家人在一起,各种的问,大家都懂的:“你在北京做什么工作呀?赚多少钱呀?买房子了吗?多大面积呀?等等,然后,我就随口应说了一句:我是给企业做策划的,结果最让我纠结和尴尬的事情发生了:有一个老家的大爷就认真地问我:孩子,你这都会,大爷家的牛前一段丢了,你帮大爷“算一卦”吧。大爷,我不会算卦,我是“策划”。所以,很多时候,只能保持沉默。
有时没有办法,一年了回家,七大姑八大姨,各远房亲戚,在一起,回避不了,然后就是组局:喝酒的喝酒,玩牌的玩牌、唠磕的唠闲话。人多事就多,家常里短的,难免有小插曲,有的人只要喝上酒,是遇酒必多,多则话多事多;还有的就是闲话,事非由生,这是年节当中最不愿意遇到的,也是最让人心烦的事。
走亲戚可不是只有换东西那么简单,主要是联络亲情,有些人,一年在外打工生活,只要到年底放假了,才能回到老家,一年来,自己家的亲人朋友也见不上面、说不上话,即使平常有打电话,也是匆匆几句就挂断了,刚好趁着过年走亲戚时候,坐一起吃吃饭,说说话,联络联络亲情,这才是最主要的。
亲情永远都是最珍贵的,不过有些人则不注重这份亲情,特别是那些自认为“混的还不错的”,当了官发了财之后,看不起农村的那些亲戚,有些直接就“断亲”了,小帮手只能说,等人老了以后,就会后悔自己的行为,或者只有当自己落魄后,才能体会到原来站在自己身边的,永远都是自己的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