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手机,构图、调光,对着喝剩的半杯咖啡拍了很久,发在朋友圈,配文“又一个奋斗的夜晚,加油…”,设置为仅总监可见,一气呵成。然后继续看剩下的半部电影。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如果你再晚打电话5分钟,我就下班了,下次有需求早说啊!…我加班给你做吧,明天你请咖啡!”本想和总监一起离开,聊聊加薪的F重新坐下,打开电脑,“别拖到明天了,明天还一堆事呢!”
对年轻人来说,工作头几年是最好的升值期。学东西快,犯错容易被原谅。唯一的代价就是你要多受点累,并不是所有加班都毫无价值,有些加班就是年轻人该吃的苦。
谁也不是雷锋,你在一个公司工作,是因为这里给了你相对不错的待遇和发展空间,我从来没见过谁拿着5000块钱干着基础工作还能在一个行业里干一辈子的。
一个加班上升到法律问题,看似滑稽,但工作本身就是建立在劳动法规之上的一种行为,之所以会显得有些夸张,是因为太多人把加班看做一种情感问题。
混迹职场,只有态度、形式是远远不够,你的能力才是你“行走江湖”的招牌。有多少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尚且被淘汰,更何况,什么都不懂年轻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