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上为小实心实意,小为老就三心二意了”“久病床前无孝子”反应了不少现实。这不是批评小,只是人性使然,反应一个现实而已,老人不要太认真,无论到什么年纪,都要注重自保,尽量不要麻烦子女,求的半称心就为好,子女能不能尽孝真的很难说。我的一个同事,她有外孙要带,老母也要照顾,平时她都兼顾两头,实在忙不过来,只好对女儿说,对不起我只能先顾老了,因为老人是去的多,留的少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也代表50年代出生的老人的观念,注重孝道。唉,人都有需要被需要的时候,人都有老的时候,有父母在,你还是个孩子,无父母在,你真的要走向老人了,多想想,能担待点就担待点吧,能尽点孝就尽点孝吧,人生没有下辈子,这辈子的缘分这辈子珍惜。
可能是子女都有工作和各自家庭的事务,抽不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老人。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如果子女每个月的收入大于或远大于雇保姆的收入,显然雇个保姆更划算。不是每个子女都有孝心和耐心照顾父母,特别是对于病患老人,不是每个子女都能长期扶上扶下,很多人干不来,不如雇个保姆省事。子女都有家庭,过多精力照顾父母,可能对自己家庭有所忽视,引起家庭矛盾。
尽管他们衰老并正在失去健康,但他们仍然是有情感和想法的人。丧失独立不是个人的失败,而是生命自然循环的一部分,有一天您也会变老。因此,要尊重老年人和他们的生活,鼓励他们多交朋友,保持活跃,发展新的兴趣,与其他家庭成员保持联系。
我国一直提倡孝道,生活中大多所说的孝道就是一定要顺,实际不是如此。面对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其子女也大多五六十岁了,也已经进入了老年人行列,他们不仅需要照顾老人,还面临自己的身体状况在下降,同时还有孙儿女需要帮忙照看,这是现实。
我父亲得病后,和我商量,把工资给我,让我不去上班,照顾他,我提前退休,照顾父亲近十年,虽然累点,但经济上没让我有负担,父亲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家里生活质量也提高不少。
想照顾老人但媳妇女婿不愿老人到自己家,那也只能雇保姆照顾,也可能老人不愿去子女家拖累孩子,或认为习惯了或喜欢呆自己家,宁愿自己花钱雇保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