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理解,“礼尚往来”!你这个朋友不错,交往懂回馈,心里明事知礼。常见社会上,一些朋友相处时好占便宜,东西只能往家进,不能对外出或少量外出,属够阴的。看看古人“管鲍之交”,鲍叔牙这个朋友多好!经济上照顾,政治上提携,关键时退隐,成全了一代名相管仲。知进退,明人事,万古千秋为人杰。再看看现代社会中的一些人:唯利是图,只要有好处,大义抛一边;可以欺人妻,可以下黑手;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哪里是朋友?一群卑鄙小人!真正的朋友就应该象管鲍那样,彼此扶助,共谱佳话。
你买点东西去朋友家,回来时,朋友给你东西带来,礼尚往来很正常的事,就像我同学一样,我们几十年的同学加朋友,九月份和她去做生意玩了几天,帮她摆货,收摊的,早上六七点出门,晚上八九点回来,俩人同床睡,说说话,就像回到学生时代,回来时,来回她出车费不说,又送了一百多块钱的东西,我死活不收,推来推去,她都生气了,只能收下,我都不好意思,以后如果她有事,能帮尽量帮吧。
这个很好理解,礼尚往来人之常情,你来的时候给他拿东西了,你走的时候他给你拿东西回去这是回礼的表现,也是出于不好意思,在生活中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你不要想太多,我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虽然说我是很不想拿东西回去,可人家一而再再而三的让我拿回去,我也不好拒绝了,能做到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深交,诚心诚意对待他人,收获的也是将心比心,这也看出了一个人的内涵跟修养。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中国的传统,还有“以物换物”的部落思想!应该是朋友不想欠你的太多或者说这是朋友一种心理:你给我东西,我再给你点东西,为了某一种平衡吧。不然他也会觉得心理过意不去。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朋友不想为了拿你点东西而亏欠了你太多,所以适量的回赠给你东西,达到心安理得。最原始的部落的时候,不就是以物换物嘛?你拿我想要的还你我可以给的。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一种礼节吧。邻居嫂子做饭好吃,曾经给我们送过饺子,咸菜,玉米粥等,如果我在家,都是碗盘洗好后,装一点水果或者其他刚好家里有的稍微稀罕点的东西,这是一种礼貌和尊重。一是代表礼貌尊重感谢的意思。
给朋友送东西,离开时非让你带点东西回去,是他她不想欠别人的人情债。中国是礼义之邦,老话说,有来无往非礼也。但在一般情况下,马上一拳来一脚去,这种做法並不多见,朋友相处日子较长,过段时间再作礼尚往来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