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留守儿童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因为留守儿童多数是爷奶辈或是亲戚叔伯照顾,他们年纪虽然不再年轻但还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做家里的大部分农活儿。对寄托给他们照顾的留守儿童他们只能照顾到吃穿等方面的事儿,学习教育方面的他们已经无暇顾及了。这样的留守儿童往往在学习方面因为没有人监管,大多数是很不自觉的,上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甚至经常不交作业迟到旷课等也成为了常态。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监护人基本上是爷爷、奶奶还有的是托管生。他们对孩子要求不严,能保障一日三餐、按时睡觉就算不错了。除了在校还能学点东西,放学后就是自己的天下了。家庭作业完不成或不做是常有的事,更谈不上课外阅读、课外培训、上兴趣班这档子事了。学生少,见识也少,交流的内容范围有限,学生的知识面窄得可怜。
由于村镇学校合并,好多孩子离开了故乡到镇里上学,包括住宿伙食水电费给本来贫穷的农村人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留在本村的留守儿童只能眼睁睁地留在本地学校,由软件和硬件设施相对落后于乡镇,因此好多孩子学习跟不上,再加上留守儿童都由爷爷奶奶照顾,好多事情爷爷奶奶顾不上管,因为农村人还要种田地所以耽误了学业。
得不到优质教育。由于农村教师严重溃乏,大批优秀教师通过调动、招考或所谓的交流轮岗离开农村学校,剩下的基本上是家住农村的老龄教师,他们基本上处于教学的惰性期,知识老化也较严重,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远不及城镇教师。
我女儿十二岁以前一直由爸妈带,现在才来到我身边。第一学习上爸妈年纪大了,学习上帮不了女儿,女儿做不来的题也不可能老麻烦别人,老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通过电话问我,毕竟电话里不方便,所以女儿现在偏科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