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先说定义: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举例:一个非常饿的人,吃包子。第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幸福感为10,第二个吃的时候已经不那么饿了,带来的幸福感为8,吃到饱的那个幸福感为0,再继续吃就撑了,成了负数。应用:非常饿的时候点菜少点点儿。
第一点学会买东西不要犹豫不决,任何决策都有他的隐形成本,而你犹豫的时候隐形成本就是时间,第二个很多东西都不要买多,有时候看到一些突然想买的东西,就想多买一点,这时候告诉自己这些食物边际收益是递减的,买的越多后面的收益其实没有那么高,第三学会超市的营销策略,尽量找一下正常角度看不到的地方,那些往往更新鲜。
边际效用。你每多消费一件东西,这个东西带给你的满足感会比前一件有所减少。所以,囤货不可取,目前需要多少就买多少,囤货的往往是用到最后逼着自己把它用完所以,办年卡不可取,比如健身年卡,美容年卡,看上去每次花的钱会比不办卡少,可是我想问问你真的用完过你的年卡吗。
经济学不是很懂,用我的经验作答。去商场(超市)之前,手写一张便签,列上我今天要买的东西,推购物车的时候捏在手上,不是纸上有的东西,就算一分钱也不买。如果旁边再配一个贴(不)心(停)提(唠)醒(叨)的老公,理性购物这事就成了。
作为一个不会砍价星人,我来贡献一个经济学课程上学到的技巧:实在不会砍价,那么可以和老板商量搭售产品。比如说,买了双鞋,可以求赠送鞋垫鞋带什么的……也算是变相的砍价吧?但是对于老板来说,砍价不会接受,搭售却不较容易接受!
这里讲一个最基本的,也是用的最多最广的概念,叫做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指已经付出且不可回收的成本。怎么用呢?比如你去衣服店买衣服,店员总会让你不断地试衣服,通常情况下试的衣服越多,买的几率越大?为什么呢?因为你在上边花费了大量的注意力和时间,而这部分时间是不可挽回的,于是你觉得我都花了这么多时间了,还没买到一件衣服,便会尝试着说服自己,去买一件衣服。相反,对于店员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假设你不断地让她在你身上花费时间,那么她会更愿意给你更大的折扣,因为她们是挣提成的,所以她们在你身上花费的时间越多便越想把衣服卖给你。还有用的最多的一个心理学知识叫做损失规避,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一步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