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她的文字还不如听人讲她的身世多。首先跟现代的学霸也没什么不同,从小就在众人的目光中了解到自己的优秀,学习生涯中想获取什么就一定能做到,当然随之而来也有学霸的骄傲(比如,你让我成为这样的学霸难道是为了又像这样管教我,如果放在男孩子身上,可能人们就会恍然大悟)。一方面,她很怕自己带有父亲和弟弟身上某些类似不能自理的特点,被人(母亲姑姑)嫌弃,所以总想避开众人而居,可这反而只能造成别人更以为她不能自理。当然她求学时和后来在美国住救济房都表明,她自理得原本挺好。她很怕欠人东西,原本卖小说主要是为了谋生,所以后来越来越考虑读者,越来越觉得亏欠读者,以至于后来像害怕还不上似的,不计自污名声地,在文字中爱着她真的和想象中的读者。她母亲没有理想中那样很好地对待她,加上离开父亲后到文字变现较丰手头稍宽之后,她经济一直都很拮据,所以她有自卑,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她选择用现实中的成功来化解这种自卑,这是所有方法中最正当的方法。可以说一直到她谈恋爱前她一直在做着最应该做的事,让自己活得更好。这无疑对后来的上海女性甚至中国女性,都有一定鼓励意义。
一个真实、努力、天才女作家。她很努力用心写作。十来岁时就教给她弟弟读什么书,好句子好情节记录下来,她去买菜把菜农的话各种她不常接触的民间语言,回家都作记录。所以她文章比喻形象生动灵活……很多很多,我们只看到了她的成功,很难知道她是怎样用心完善自己的写作能力。
想起了上学时,读其作品全集的情景。到现在,依然记得《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白玫瑰与红玫瑰》等作品。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根据其作品来说,张爱玲是一代才女,作品刻画人物形象饱满,故事情节贴合现实,不同的人看了都有不同的感受。
冷漠的女人,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她的悲惨童年。他的父亲张志沂是位官宦遗少,思想保守,而其母亲黄逸梵虽然也是官宦人家,但其思想开放,憧憬洋人文化。这样一对夫妻注定是走不了多久的,其母亲在她四岁时便随其姑妈出国留学,丢下了她和她的父亲。
张爱玲的美在于她的文字,她的文字来源于故事,但不拘泥于故事。她擅长抓住人性的弱点和女人的细腻情感,写出来的人物以及情节,在我拍案称奇的同时又会让我折服,这就是社会的现实,这就是压抑中的人性,这就是女人。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她做到了。她是一个女人,她挚爱旗袍和化妆。她是一个作家,她给我们留下了《传奇》。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大家,因为,读她的小说,是最像小说的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