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这个痛苦啊,谈钱伤感情啊。不借还可以招呼可打。借完招呼都没得打了,躲避的无影无踪。年前朋友的妹妹打着朋友的旗号。我给了借钱。开始一个借口一个借口的,一次有一次的1拖延时间。到后来直接不接电话,不回信息。装死一样。搞得实在伤心。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必须和人来打交道,有必要互相帮助。可是好多人和我朋友的妹妹一样的行为。破坏人和人的信任感。让我们对这个朋友来怀疑。让我们对人生来打问号。不是我们不帮助别人,不借钱,而是实在是可恶太多。利用了我们的善良之心。破坏了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影响了社会的道德和和谐。
没钱还这类人经济基础薄弱,还债能力差,他们借了钱后通常是没钱还,于是就借东家还西家,一旦西家借不上了,他们就还不了钱了。他们多数是凭三寸不烂之舌,百折不挠之心,或打温情牌,或打悲情牌, 或打道德牌,或打利益牌,总而言之把你的钱借走。借走之后,不是不想还,而是没有钱还,你去要债,他就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态度。
还不起这类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一定的还债能力。但是他们借你的钱用,只是为了缓解自已的压力,只要他的压力没有解除,那么你的钱就很难被收回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白领阶层有房有车有老婆有孩子,但是为了还房贷车贷老婆贷孩子贷,他有钱也没有多的能还你,因此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想到了自己,借出去五千块,几年了都不说还我们,他们一家三口都赚钱,走不用还房贷车贷啥的,一个月最少一万多,自己的钱存银行,压根都不想还我们,我们也不好意思追,问过一次,说没钱,是亲戚怎么能这样。我们的钱是辛苦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唉,对那样的人,真是无语。
凭我的直觉:如果说借钱不还应该还是人品的问题,我估计应该说年龄大的人归还比例要高的多。一般六七十岁以上的人借了钱归还率应该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中年、青年的归还率会逐步走低。这也许和贫富差距加大,导致的社会风气蜕变,民众的心里不平衡有关。
有句话说得好,想和他断交,就借钱给他吧。现在的有些人,要你借钱给他。一次又一次地上门。求爷爷告奶奶似的。恨不得给你下跪。一旦借给他。到期不还,电话不接,躲着你。正应了那句话,钱到他人手,待到他人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