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村子里垃圾没地方扔,都是丢到村子中央一个干涸的坑里,过一段时间会焚烧处理一下,沟里常常散发着恶臭的气味儿,搞得附近居民常常叫苦不迭。随着村子整改项目的逐步落实,村子里放置了许多垃圾处理箱,使得垃圾有地方放置,隔几天还会有人将垃圾拉走处理,原先放垃圾的干坑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人工湖,湖里养有许多鱼,天气炎热的时候,鱼群会浮上水面咕嘟咕嘟换气,湖周围种了许多杨树、柳树,轻风拂过,杨柳依依。湖的两边盖了两亭子,一个名为诚信亭,一个名为守义亭,亭子里面摆放有大理石质地的石桌,石凳,放学了,小朋友们约好三五个一块儿到亭子写作业;天热了,几个老头儿一块儿到亭子下下象棋。两个亭子之间还有个空场,白天,小孩儿在这丢沙包,跳方格,到了晚上,大妈们出来舞一曲最炫民族风。我们眼中的安居乐业可能就是如此吧。这富有朝气的人工湖丝毫也看不出它的前身竟是一个草木不生,蛇鼠不入的垃圾坑。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可是早些年前,村子里路很差劲,除了村子主干道是水泥路外其他路都是坑洼不平的土路,一到雨天,土路们就开始奏响它们独有的三部曲,雨水刚落到地面,滴答滴答,这是曲子的前奏,雨珠轻柔敲打着地面,随着鼓点般的雨声越来越密,图路上松散的土块被击碎,刹那间尘土飞扬,空中形成了一阵土雾,看不清楚是雨水裹着土雾还是土雾包拢着雨水,雨更大了,土雾还没来及猖獗就被瓢泼般的雨一股脑儿拍打在地面,高潮来了,土路上的土块,石子,沙子在雨水的敲打下上下跳跃着,是真的,路竟然在跳舞。可近几年,不仅主干道,各家各户门口也修了水泥路,逢下暴雨,再也听不到那土路沉闷的三部曲了。路修的宽了,亮了,农民的小康之路也更敞亮了。
随着新农村项目的逐步落实,村子里建了自来水厂,一百米的深井、酸碱氯化处理装置、家家户户连通的管道,解决了各家各户水井出水不足、杂质多的问题;修建了文化广场,体育器材应有尽有;免费为家家户户房顶上装上了红色的琉璃瓦,看上去让村子更加整齐、美观;主干道路的两旁栽了路灯,晚上去二大爷家串门再也不用打手电筒了;农家书屋的建成让村民们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郁;地下铺设了排水管道,解决村子尤其暴雨天气积水严重的问题,村子一步步变得越来越现代化,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全面小康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这一切多亏了党和国家的支持。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不再只是一场梦。
自从离开家乡上大学,往后余生就像一轴画卷,点点滴滴都描绘在上面,随着我们越走越远,图画越铺越长,愈加显得图穷见匕,而这把匕首,叫做思乡。每一个不眠的夜晚,我总是闭上眼睛从琐碎的记忆中去触摸家乡,那一草一木,那一砖一瓦,那日升日落,那月盈月亏。回想着家乡近些年来巨大的变化,内心激动得久久不能平静。我的家乡位于南阳市卧龙区的一个小村庄,十年前,我们村因在大葱的种植方面比较有门路,获得大葱无公害种植基地称号,所以优先作为新农村重点示范村投入建设改造,于是贫穷落后的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先家里的变压器款式老旧,容量还小,村民用电很紧张。特别是这溽暑六月,用电需求大的时候,家里一旦启动空调之类的大功率电器,诸如电灯、风扇之类的用电设备立刻感到“呼吸困难”,风扇转速急剧下降,电灯立刻暗淡无光。可近几年,村子更换了大容量的变压器,还更换了老旧的输电线,用电紧张的问题再也没有出现过,更喜人的是,政府部门大力鼓励扶持家用光伏电池这个项目,很多村民家里装上了光伏电池板,用上了太阳能发的电,用电需求小的时候,还能将多余的电能回馈输送到国家电网,又是一笔小小的收入。
镇子上也有了小超市,网吧,快递等等,与县市相关配套的也基本上都有了…县里开了个亚希亚大商场,购物,电玩,电影档次很高。每年春节人头窜动,交通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