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习惯吧,大学几年最喜欢去家门口的星巴克看书复习,特别能静下心来。在家里完全不行,一会吃个东西拿杯水逗个猫一点都没有效率。也不喜欢学校图书馆,太安静反而不舒服,吃点啥东西也不方便。当时家门口往上走路边就是星巴克开到晚上11点,每天下课就直接先去点杯咖啡看书复习做作业,饿了买个bagel 再来杯咖啡。基本上10点左右,啥事都做好了直接回家,也不担心离家远路上不安全。回家就洗澡刷剧各种玩睡觉。这样的日子基本就涵盖了我70%的大学生活。现在毕业两年了,下班就回家不用看书复习写作业,也很少再去星巴克一坐就是一天了。回想起来,大学的日子,觉得是幸福的。
这里我就想引出一个星巴克的第三空间的概念了。既然星巴克提供这样的服务,那么有什么理由认为去那就一定要喝咖啡才对,而不能做其他的事情呢?事实上你无论是去工作喝咖啡吃早餐谈恋爱聊天阅读,都是第三空间的服务范围内。而且星巴克并不会因为你没有消费就将你拒之门外,反对你一坐坐一天。既然是第三空间的服务,那么就是获得的内容不同,那为什么要求不能在那里写作业呢?为什么要要求必须得去喝咖啡的优先呢?况且人家工作的写作业的也可能会购买咖啡或者其他饮料的,那么就应该享受星巴克提供的服务。那么问题来了?星巴克真得只提供咖啡并且只能在星巴克喝咖啡吗?
选择去咖啡馆做作业,是因为以前我在家里总是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去写作业,我妈就会带我去咖啡馆学习(那些咖啡馆里大多是有很多人在工作、学习的)。于是我养成习惯,也会自己去咖啡馆学习。emmmm我在星巴克也做过几次作业,是从“要去咖啡馆写作业”的角度出发的,但是我发现星巴克不太适合做作业:灯光相对暗,桌子大多是比较小的,而且有的星巴克挺吵的……上了大学以后,也尝试了周边的咖啡馆(其中也有星巴克、costa…),但我发现学校的图书馆才是最舒服的。
夏天家里开空调很贵啊,自己赚钱交电费很贵啊,钱都拿去考试买咖啡了,为什么不能在星巴克看书复习做作业啊。不过也确实需要挑店的,如果是写字楼里的星巴克,工作日每天一杯其实是完全没时间逗留的。周末氛围就很好了,加班的,看书的一群一群…不管是常客还是店员都很习惯,也没什么不好的,毕竟氛围很重要,毕竟偶尔还是想找找读书时图书馆里集体学习的感觉…安心又专注,地点其实不重要也不过是天太热,买了咖啡就懒得挪回家而已。
我一直有一个错觉。星巴克应该是个比较安静的地方,起码安静到可以用不打搅到别人的音量打一通Skype吧。我真的是错了。不管国内国外。每次我试图在星巴克打个Skype或者电话,都会被抱怨背景声音太吵,以至于听不清我讲话。不过这种无规律的噪音貌似不太影响我集中注意力。所以写作业什么的看个人习惯咯,但是Skype啊谈话啊,还是换个安静点的地方吧 在星巴克要不被吵到听不清,要么就要吵到别人。
前几年,学校宿舍一楼就是星巴克,有桌子有椅子还有电源,许多人都在那做作业。再几年前,我高中,放学经常和同学去M记做作业,有桌子有椅子,晚上许多大学生都在那学习。再几年内,我初中,上学前经常和同学约好在早点店见面,有桌子有椅子,解决作业上最后的难题。写作业,有桌子有椅子,不就够了?为这种事纠结,实在是很傻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