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短信,在刚毕业那几年,额,也就是2015年前后很火,我也不能免俗,精心编辑的短信,发送给手机通讯录中的同学、同事和朋友,手机群发都需要大年三十的整个下午来完成,真心不容易。当然,自己在发拜年短信的同时,也收到很多的拜年短信,很多时候都来不及看内容,就只记得谁发了,叮叮咚咚一直在响,极端的时候,手机都搞的没电了。就这样,在争议声中又自己编辑短信,发了一两年,然后收到各种各样的拜年短信,自己写的很少,或者说自己写的缺乏什么新意,一般就简简单单的几句祝福语,而更多的是别人发过来的,看着还不错,就换个名字转发,更有甚者,名字都不改就直接转发出来,这样的也不少见。拜年短信,更多的感觉是刷刷存在感,让人觉得,你还有对方的联系方式,看着曾经熟悉的人,也默默的给你回复一下,这样就又过了一年,或许再也不曾联系。渐渐的,拜年短信已经没有了最初祝福的意味,更多的是刷刷存在感,看着曾经熟悉的人是否还依然亲近。对于这样的拜年短信,我逐渐失去了兴趣,也在没有亲自编辑过短信,也就不再发拜年短信。
年短信祝福要分情况。一般分为至亲的人,长辈,同辈,感情较深较好的朋友,还有同事,一般的朋友。我对于至亲的人,一般都是打电话,视频祝福,并同时送上亲自编写的,适合对应人的短信祝福。对于感情较深,有共同语言,好朋友,好同事,也都会分别编辑短信祝福。这样能增进感情。一般的朋友,大多都是转发比较好的祝福短信,也有自己编辑好了,群发的。最好是自己编辑祝福顺口溜,附上自己的名字。这样显得是自己亲自编写。会给人比较重视的感觉。也有利于维系朋友关系。总之,祝福短信,最好要用心,这样才能换来真情。这也是人的情感交融方式。是社交,人伦关系维系的一种文化。短信编辑的好,也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字语言组织水平,也能体现人对人的态度。是节日祝福重要的礼俗。
刚开始有短信的时候,当时觉得很好,挺方便的,把对亲朋好友、家人同事的祝福用文字发给大家。我第一次用的时候,还不知道有群发功能,那会儿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每个人的都不一样,总觉得一模一样的不真诚。过年那几天,为了发短信,真可谓是绞尽脑汁了。那会儿大家的手机一晚上就能被短信塞满,看的也很认真,一条一条看的,每一条都很窝心!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变了味儿了,收到的净是一模一样的文字,网上一搜,全是模板,各种各样的。每条都文字优美,辞藻华丽,各种你想到想不到的词句都有。这些语句,就像工厂生产的印刷品,看起来一样,却失了灵魂,没了活力!收到短信的人也并不会觉得感动,只觉得太多了,挺烦人的。
新春佳节,辞旧迎新。新年里大家喜欢把美好的愿望分享给家人,朋友。不管是自己写的还是转发的,都代表着美好的愿望,希望一同分享。现在祝福短信越来越多,但是内容却越来越少,大部分都是转发,没有办法提现你的诚意。所以我更倾向于自己编制祝福语发给亲人,朋友。有的祝福虽然简短,但是是我的一片诚信。现在很多人在转发信息给别人的时候,很多都不看了,因为内容没有新颖的。祝福的话语应该也分人,要具体看发给谁,发给领导的要言辞谨慎,发给朋友的可以带一点玩笑。但是现在祝福我一般都会打电话,这样别人才能记住你,因为发信息的人太多,可能有几十甚至上百条,不会每个人都记住的,如果打电话会让别人印象更深刻。
拜年短信,我一般都是自己编写,很少群发和转发。曾有一年,我记得元霄节和情人节正好赶在一天了,我的一个好友给发来一条短信,上面署有她的名字,因当时没在意,随手发给另一个久不联系的同学了。发过去以后,我才发现有朋友的名字,感觉不妥,可超过了时间又撤不回,我心里那个懊恼呀!一整天就不舒服,虽然我又重新发一条,但是真得感觉对不住同学。从那以后,逢年过节,我发短信一直自己编写,哪怕短短几句话,哪怕言辞不那么华丽,但我觉得是自己的一片真心。我想,作为亲朋好友,只要收到真诚的祝福就好了,谁会在意你写的好不好呢。
拜年发送短信给亲朋好友,还是以自己独立编写为好。因为过年的时候,人人都处在沉浸于欢乐之中,个个心情都十分的美好,也是祈祷新的一年都会有个美好吉祥的开头,如果此时突然间收读到你的转发短信心情会立马下降,高兴不起来,还会反感到你给他带来了不友好的想法。虽然你认为转发的都是良好的祝福愿望,但人家会认为你是虚情假意的,不是你的内心世界,是借别人的群发短信顺手牵羊来做个样而已,对人可有可无,毫无诚心。所以,不但得不到人家的感谢,反而还唤起了人家对你要重新认识的开始,觉得你原来是这样对待人的态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