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北京遇见一位女神级别的小姐姐,家境优渥,剑桥硕士毕业,刚毕业年薪已过百万…167肤白貌美大长腿,穿衣打扮当真是女神级别(冬天从来没有穿过裤子…果真我过的屌丝般的生活…)。情商智商都很高,教养很好,跟她一起出去从来不用考虑任何东西,只需要跟着吃喝玩乐就OK。频繁跳槽,很随性,不自拍,刚把日内瓦WTO工作辞了,准备去上海。从小到大没有谈过恋爱…大概是太女神不敢追,追她的很多都是四十岁左右事业有成的…她又看不上,嫌老!觉得工作无聊了就换,吃的很多是个吃货,有时候一天七顿饭…恩就是大概是就像小说电视电影里的女主角那样吧,如果什么时候我能很随性想辞职就辞职,多好,可惜我还得生存啊!
以前没有这种感觉,上了大学感觉好像真的【被女神】了。一开学自己报道,自己拿着大包小裹,会有学长帮着拿,然后打听我呀,帮我买便宜床垫子呀,一直关照。到了寝室,没深交之前都理所当然的觉得你高冷不可亲近。男导员总是派我去值班啊干活啊,加我微信看了我的马甲线照片之后和周围人聊天说,弄的全校都知道我有那么一丢丢健身经验。各种活动参加到停不下来,总是会被高估,好像没有东西你应该不会,自己坦诚的说不会的时候人家觉得你矫情不真实,只能咬牙说自己试试。饭桌上大家都喝酒自己真的不会有人在替你挡酒的同时说上一句【女神都是不喝酒的】于是我就呵呵了。
被人叫女神,就总觉得是被黑了,所以,也许在别人眼里我是女神,可我自己并不觉得自己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啊。也许是聪明了点,漂亮了点,那又如何呢?摊手。人对自己的认知并不都是靠外界的信息回馈建立的呀。别人觉得我是女神或者觉得我是普通人,其实关系并不大。我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吃自己喜欢的菜,和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人交往。
晚上去图书馆自习,进门被搭讪,还书被跟踪,还完书回来,桌上的杯子已经被热水注满。突如其来的善意让我不安,以为是哪个同学也在现刊阅览室猫着刷题,顺手帮我打了热水,左看不见,右找不着。只是面前坐着一个土头土脑的笨男生总是咧嘴对我傻笑,不打自招,应该是他吧。假装不知道,喝。
女神这词被用多了,本义也就模糊了。就像假LV满大街了,LV logo所承载的价值便从奢侈品演化到了社会学标本。意义被话语提炼点亮,继而又被同样的话语遮蔽。我不知道女神一词流行起来的伊始,但我知道,很遗憾地,我只是一个后期的“泛女神”。
为了区别对待,人们把长的好看的女生叫美女,后来人们见人就叫美女,于是,美女这词被用滥了。为了区别对待,人们决定改叫好看的女生为女神,后来人们见人就叫女神,于是,女神这词也快被用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