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点半起来化妆洗漱,衣服一定要前一天晚上搭配好,画个稍微精细点的妆就有迟到的可能,出小区门一周有三天需要打车到地铁站,剩下两天是走运赶上了时间合适的公交车,之后紧赶慢赶坐一个半小时地铁到公司。昨天下午本来说4:30开会,结果5:30老板才回来,开完会八点一刻。出公司发现自行车全没了,只能打车去地铁站,出地铁也没公交了,于是打车X2。到家十点,还要卸妆护肤,本来想昨天晚上洗头也没时间,只能今天中午找理发店洗头(晚上要回老家,不习惯在那边洗澡),真的很费钱。夏天还好,冬天难以想象会有多冷,考虑秋天辞职找个近一点的公司了。
我本人能接受的通勤时间是4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要么设法缩短,要么会考虑辞职。因为家庭原因,从上小学就开始跨区通学,到大学也因为校区分散之类的原因不得不定期长距离通勤去上课。基本都在6-20公里之间。也就刚好是40分钟左右的自驾车程或者公共交通时间。我个人认为适当的通勤距离有助于丰富生活色彩。过长或过短的通勤时间很容易让人陷入两点一线的坑里。你会对城市发展变化漠不关心,通勤路径以外的地方根本无暇关注。进而失去一些机会。但是超过1小时的通勤极容易让人产生焦虑。特别是地铁换乘。
说真的,真的厌倦了,睡眠时间长的体质需要定3个闹钟才能起床,这种日积月累的折磨让我丧失了对工作的一切热情。每个月拿着3000多的工资,算算有肆伍佰都搭在上班路上,还不算用掉的时间。5:00下班,晚上到家已经7:00,瘫在沙发上啥也不想干。每天4个小时的路程让我心力交瘁,周末更像没有骨头一样,如果没有外出的事情,可以在床上歪一天,饭也不想吃,什么外卖,泡面的一概觉着没有吸引力。
感觉挺辛苦的,而且早上起床一分钟也不能赖床。地铁一小时,加上走路,按一小时15分钟算,早晚高峰人多,基本都是站着去,站着回,一天站两个多小时,不过比我远的还大有人在,就是身心俱疲,每天看地铁上有人吵架、打架,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变成这个不讲理的样子,但又没有更好的办法,住得远的人其实是没有生活的,因为生活都在路上了。
当时还没毕业,实习的时候,早上6点的样子起床,走路十几分钟到公交站,开始等公交,坐公交半小时左右,换乘地铁,需要20分钟的样子,然后地铁站到公司20分钟,主要是全程基本没座位。当时辛苦是真的辛苦,毕竟第一份工作,比较有冲劲,也不怕累,现在不敢想,感觉住的地方到公司多拐一个弯都嫌远。
每天地铁一个小时四十五分钟,八点到家还要买菜做第二天的饭,早上七点起来,九点到公司,我觉得挺好的,相同价格,更好的房子,可以督促自己早起,前提是你得早睡,挤地铁的时候不爽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好好努力,然而你还是买不起车,再说什么车堵起来还不如地铁来的快,免得给自己心里添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