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的人喜欢独来独往,这分明是在一条线的两个端点上寻求最优化的一种方式。外向的人在与人相处、社交方面一般都比内向的人要有优势,外向能够迅速引起他人的注意,能够迅速的使自己聚焦,对于整合人力资源、获取有效信息费上的有帮助,一个外向的人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用这种方式,恰当的运用和时间,会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能够在自我提升与整合资源有很大提高的一件事情。这就是外向的优势。当然外向也有劣势,他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内向的优势上面,内向者,一般可以总结为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相较于外向的人,他们内心有很多时候是很孤寂的。内向者的精力主要通过自我的宁静得以实现,内向者能够用独处的时光,把资源内化成自己的本领,在安静中感悟与修炼,内向者一般思想沉重,见解独到,而外向的独来独往者,可谓是人生的赢家,这两个方面充分发挥,如果能能够运用得当,前途不可限量。
这样的人,大多心底追求自由而缺乏安全感。本质上,他们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他们心底很骄傲,认为这世界上,没有谁能够真正的去了解另一个人,他们给自己设置很多的防线,不愿别人离自己太近,而被某些情感束缚,而失去自由。这些人喜欢独处,喜欢自己消化和处理所有情绪,喜欢自己去挖掘内在的自己,不喜欢被人插手,独处时的自己是最自由的,他们享受自由,所以他们愿意独处。另一方面,因为对自己或别人的情绪思考的多,所以他们更了解人性,更容易了解别人,这也是他们能够很好的跟人交流和相处的原因,他们知道让别人舒服的交流方式,显得人际交往能力很强,但如果你仔细的回想跟这些人的交往,你会发现,他们的话题其实很少涉及自己的隐私,他们表现出来的自己太过乐观,你很少能看到他们悲观的情绪,所以,你会觉得他们很开朗乐观,其实不过是为了自由和害怕伤害而带的面具而已。
差不多反映了大多数“内向”人的内心,传统意义上的社交是限定在跟身边的人交流,但在现在无论是精神上的娱乐还是物质上的消遣都变得多样和易得,所以除了跟身边的人打成一片之外可以有更多自己喜欢的选择,可能远离人群平时坐在小角落玩手机的人正在和远在天边的某个人聊的火热,也可能假期不出来聚餐的人去了陌生的地方逛了一大圈,既不想勉强自己附和不感兴趣的话题也不想勉强别人为了不冷场尬聊,我们不怕社交,只是怕麻烦,怕麻烦自己更怕麻烦别人。
只是一种自己的生活方式罢了。我不爱说话,因为我喜欢多做事;我不喜欢结伴而行,因为我喜欢有效率;我不喜欢等人,因为我不想浪费时间;我不会因为一个人而难过空虚,因为我总会在安静的时候感知最真实的世界。有人会觉得我孤独,但我内心确很充实。不觉得自己另类,看似朋友多的人,何尝不是耐不住寂寞,填补灵魂上的空虚。所谓的精力,只是用在该用的地方罢了。不随波逐流 不得过且过,虚度光阴不是我的选择。用内心感受世界,纯粹的生活。
因为懒。对外输出太累了,更为注重自己的内心世界。对于我们这些外向的随便扔在一个圈子都很容易得到关注的人来说,我们并不缺少陪伴。买菜做饭、看电影、买书、买水果、吃饭、弹琴、绘画、手工、跳舞、跑步……任何一个过程我们都不太需要陪伴,喜欢自己把事情做好,喜欢自己独立思考,保持自己宁静的世界。
性格外向,喜欢交朋友,群体活动和一群人聊的很开心的感觉很好。但是不喜欢干什么事都成群结队,觉得自己做效率比较高,能省去很多麻烦。而且认为人的关系都要保持一定距离,一直粘在一起反而事儿多,影响自己。享受独处的感觉,也享受和别人谈天说地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