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的孩子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或者先天性疾病,比如脑瘫、智力障碍、自闭症、聋哑等等。我接触到的孩子大多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要人照顾。还有一些健康的孩子,有几个月、一岁多的样子,没每次去看他们的时候都求抱抱,偶尔带他们下楼走走。去多了之后孩子会拉着我往电梯里跑,一个个总想着到外面去玩。有很多的家庭排着队领养他们,健康的孩子基本上很快就会被人领养,残疾的可能就要在福利院长大了。还有一种孩子是有父母的,但是父母不能照顾孩子,比如父母坐牢的、父母吸毒的,孩子也会被送到福利院。关于国外的领养,福利院的规定是外国人不能领养健康的孩子,就是那种有小问题的孩子会被外国人领养。另外,福利院有医疗团队,严重一点的会送到外面医院就医。所以不存在生病没人管的情况。
几年前去做志愿者,一进门就没忍住,我一直哭,觉得他们太可怜了,各种先天残疾的孩子,而且他们对肢体亲密很渴望,会一直来抱你,很多大一点的孩子,十几岁了无法理解“姑妈”“伯母”等这种词语的意思,因为没有这样的亲属关系。也有一些正常的孩子,可是基本已经被人定好了要领养走的,也不知道以后命运如何。在一个教室里向外望去,发现操场有一群孩子在上体育课,有三个老师带他们,一直在大呼小叫的打孩子,还看到午餐时,一个阿姨正在咆哮和拧一个唐氏综合征的孩子。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哭的原因,是啊,别的孩子被老师体罚还有家长替他们出头讨回公道,可孤儿院的孩子....是孤儿,受了天大的委屈也没处可以说,无人爱他们...
福利院的环境。我觉得福利院的环境还是挺不错的,看起来跟学校有点像,一栋栋大楼、还有很多共孩子活动的场所。但是,我第一天来到福利院的时候没看见一个人,偌大的福利院空落落的。嗯,有点像上课时间的学校。后来上班了才知道原来大部分孩子都是不允许外出的,他们只能在他们住的那一层楼活动。居住环境,基本是15个人住一个大房间,还有两个保育员专门照顾他们。孩子小的时候觉得挺宽敞的,孩子长大之后就会觉得很挤,毕竟吃喝拉撒都在那里。保育员要负责孩子们的吃喝拉撒,每天都会有点心、水果,御寒衣物也不缺。所以,我所在的福利院现在是不缺乏像楼上所说的缺衣少食。
高中的时候几个人在没有事先和福利院的人做好工作的情况下贸然就造访了福利院,还好工作人员并没有拒绝。我们去的时候,在的大部分是年龄比较小的儿童,能够上学的孩子已经在上课了,所以没看到。我所见到的情况确实有点出乎意料,绝大部分婴幼儿是有先天残疾的,大概每五六个还在婴儿床的娃娃住一间房间。后来我们去看年龄稍微大一点的看护房,里面真的惨不忍睹。智障儿童、自闭症儿童、小儿麻痹症患者等等十来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们被关在一个房间里,我们到的时候简直是群魔乱舞。发零食的时候也有欺凌的现象,有的孩子满身的口水抢着零食看着真让人揪心。
大学时期去做过三次志愿者,就是去帮忙保育员老师带孩子,她们也有介绍一下里面的环境和孩子情况,环境设施和营养条件还可以。感觉里面的孩子很可怜,她们能够得到的物质和真心的爱护都太少了,虽然生活条件不至于太差,但看着还是觉得心酸。我们帮忙照顾不能生活自理的孩子,陪他们玩陪她们说话,喂她们喝水吃饭,时间到了有人给他们做康复治疗,这些是室内的。下午三四点的时候还会带他们院子里晒太阳做游戏,每次我们去都是周末,比较健康机灵的孩子会一直围着你打转,找你聊天,还会展示自己,比如跳绳给你看之类的,孩子们都是天使,即使有些有缺陷,还是很可爱的。后面没人组织就没去过了,不敢多去,去了心里难受。
第一次进去的时候,无法想象薄薄一扇门可以隔开两个世界。里面没有希望,没有热情,满满的活动范围仅限于自己的房间,一条走廊,还有个小小的院子。有肢体残障的孩子几乎一整天都只能窝在房间门口呆坐,也许一辈子都没几次机会见到外面的太阳。一日三餐都是粥,加了乱七八糟的食材保证营养。物质条件还算宽裕。先天性疾病,能治的都会被送去治疗。智力合格的孩子也去上学,不过很多脑瘫儿到十几岁才能上学,而且只能读到一、二年级。对他们来说,正常上学都是个遥远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