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过牛,小学暑假回伯父家的时候。养牛的好玩不在于养牛,而在于其它事情。我们经常把牛放一个地方,然后去水库里面洗澡。有时候老老实实的牛会挣脱束缚,吃附近的庄稼。我们从水底钻上来,看见牛吃庄稼了,觉得要坏事,赶紧光着身子上岸,水库边的小草挠得我们的脚板痒痒的。我们把牛牵走的时候,牛总会摇摇头,反抗一下鼻中的缰绳,不舍地再吃一两口庄稼,才跟着我们走,它眼里都是不解:为什么这里的草这么好,不让我吃。还有我们会边放牛,边采草药。也不是时时都有得来采,偶尔有人收购,我们就会采。放牛的地方周围都有庄稼,有黄瓜,花生,番薯,凉薯,还有西瓜。在炎热的夏日,去地里摘个西瓜,去树荫下摔烂,用手挖着吃,吃完之后发现手上脸上粘粘的,又去水库里面洗个澡,非常爽。
在农村,相对而言,放牛这个活比其他农活还是轻松很多,特别是在冬季,所有的稻田都收割了,田里面也长满了野草,这时候只要保持牛仔你的视野内就可以了,不比那么紧盯。这时,我可以找个挡风的草堆看自己的小说,也可以和放牛的伙伴坐在一起扯淡,或者去捉老鼠什么的。放牛的时候,骑牛背上也是要有的,个子大一点的可以直接跳上牛背,小个子可以把牛赶到田埂下,然后自己从田埂上跨到牛背山去。
据我观察,牛和牛的脾气秉性还是有些差别。有的牛脾气比较大,不让人靠近,有的牛脾气就比较好。比如我家第二头牛,温和得我都可以摸。我至今还记得村里人是如何给母牛接生的因为实在太*欢*乐*了。每次母牛下崽,都得请一帮人帮忙。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先等小牛从母牛肚子里出来一部分,一般是腿用绳子绑在小牛腿上,然后就是老少爷们们像拔河一样把小牛从母牛肚子里拉出来。
农村田地多的话,一家养一头牛。田地少的,也有几家人合养一头牛的。也有没有牛的,农忙时侯 没牛的人家会花钱租牛耕田。春夏秋季,不忙的时候,小孩子,老人牵牛去山上 、田间 放牛,没时间放牛就割青草喂牛,农忙时候牛就用来犁田、犁地,有时候拉磨 、打麦子,打稻谷。非农忙时侯就很悠闲了,田间地头、山坡 放牛,冬季给牛 吃干稻草,每天牵牛去池塘饮水。
养牛是舅舅的事儿。我们那都养水牛,带角的,做牛背上好拉轰的說…但放牛对于我是一件现在想来非常幸福的事儿啊。一群村里的“小童工”一起去干大事儿。放牛吃草是家里小孩子负责的。每天下午三四点牵到一片固定草地上。好多人家的牛也就放那儿吃草。我们在草地上打滚晒太阳、林子里摘野果野花。大人在旁边的田里浇水摘瓜。
牛是要拿来耕地的,不过也是简单的一点活,主要是现在农村没人种地,有也是请机器搞,牛用的地方不多。我家每年还有几天需要用到牛的,刚买来的牛是不会耕地的,都不敢下水,要“教犁“,我就干过这活,牛脾气犟得很,hold不住,我开始的时候差点气哭在田里。现在学会了,不听话抽两鞭子吼两句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