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个女儿,作为一个母亲,我要发表一下我的意见,首先彩礼我是一定会要的,而且市面上多少,我也会要多少,但是我不会花他们的彩礼一分钱,他们给我女儿多少彩礼我陪多少嫁妆,但是我不会让我女儿结婚以后马上带过去,而是存到一张卡,密码只有我自己知道,然后把卡给她带过去。
因为做为已婚女士,我太明白婚姻里的勾心斗角,我也太明白男方对于女孩子带过去的彩礼与嫁妆这笔钱的重视,他们一定会想办法让女孩子把钱拿出来,可是他们不会想到,女孩子把钱拿出来以后,就是身无分文了,一个身无分文的女孩,到了一个陌生的家,每天伸手要钱的日子有多难过,也许她的丈夫开始会对她好,但是以后呢,更久的以后呢?
就如同《知否知否》里祖母说的一样,女人只有手里有钱了才能腰杆直,如果手里没钱了,那么只能被人欺负,我不像我自己当宝捧在手心里的姑娘被人欺负,所以彩礼我一定会要,而且一定不会轻易就让男方拿去。
礼是封建男权时代对妇女压迫的一种外在表现,封建社会彩礼就是把婚姻视为对女性的买卖的直接表现形式。父母把女儿嫁(卖)给男方,从此女儿和父母就没有任何关系了。这种封建婚姻的思想残余在今天中国的农村仍然普遍存在,并且在越偏远贫穷的地区、“传统文化”批判越不彻底的地区,类似的思想(卖女儿、或者山东春晚那种花xx万娶(买)个媳妇真划算等等)就越顽固越普遍,这并不是偶然。
我感觉彩礼应该是根据男方的经济基础去评判的,双方商量一个都可以接受的彩礼就可以了,主要还是彼此高兴就行,毕竟结婚本身就是一件特别让人开心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两个人真心相爱,这样才可以走的更远,切不可让彩礼伤了双方情感,影响以后的家庭关系。
当代社会彩礼是必须的,是一份心意,也算作仪式感。个人觉得彩礼的多少并不能代表多少诚意,还是要看对方家庭条件来定的,毕竟现在大家都是独立子女,也不存在把女儿嫁过去这种说法,现在都是两边待的。
其实我想说一句,难道只有男方要给彩礼钱么?难道女方就没有嫁妆钱么。很多时候,彩礼钱都被用在了嫁妆里面。这笔钱还不是回到了男方家里,但是女方家里还被说是卖女儿,我真的挺不能理解。
家庭条件好的人,可以给多一点彩礼,毕竟女生会把一部分彩礼带回去,置办家电啥的。家庭条件不好,无所谓彩礼,千万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举债结婚。到时候,婚后还要还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