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是不反对(当然也不提倡)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吃东西的,尤其是在大城市,每天早上出门上班挤地铁、挤公交的人们,手里拿着早饭来不及吃完,胡乱吃上两口总好过在漫长的上班旅途中因为低血糖而晕倒吧。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车上吃点喝点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个人素质的差异,很多人吃东西时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甚至会破坏他人的乘车环境(嗑瓜子、吃泡脚凤爪等等),这种行为就让人深恶痛绝了。所以为了方便管理,地铁上已经明文规定不允许吃喝,当然违反了这样的规定时也多以批评教育为主。
在明令禁止饮食的交通工具上如上海地铁、香港地铁、广州地铁等就要遵守规定。但如果上升到“公共场合不能吃东西”,那么所有的小吃一条街、夜市都得关门啦。欧洲遍地的露天咖啡馆、露天酒吧也得关门。我小时候大人也教过在外面不要吃东西,这样不礼貌。但还是难抵边逛小吃街边吃羊肉串、左手鸡排右手奶茶的爽快和诱惑。所以遵守规定、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愿意吃就吃,不愿意吃就不吃。
这不是素质而是文化习惯问题。在日本在餐厅食堂以外的公共场所也不能随便吃东西,我猜可能和只能在专用吸烟室的房间吸烟类似吧,只能在吃饭专用的地方吃饭。也有人说是边走边吃东西显得不尊重食物,顺便,我比较纳闷的一点是,为什么有的城市地铁不能吃东西而公交可以?
怎么看,早晚高峰能在地铁上能吃东西的都是高手,在重庆我没见过在轻轨和地铁上吃东西的除了喝水,但是轻轨站内各种店,应该是允许在站内吃的。凡是在密闭场所吃包子鸡蛋卤味的都该拖出去枪毙两分钟,那简直是催吐神器,属于真.没素质。
不能忍受味道重的东西,有几次在班车上有人吃东西,熟鸡蛋,包子,真的忍不了,如果饿了,吃点没有味道的,不掉渣的,喝点奶之类的,基本可以忍受,但如果是在明令禁止吃东西的地方还是尽量不要吃,当然婴儿等特殊情况除外。
我觉得公共场合下,不影响别人就行。露天的场合是无所谓的。在室内,地铁上,吃点饼干巧克力小零食都无所谓,可是吃辣条之类的就很讨厌了,辣条的味道非常大而且除了食用者之外闻起来很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