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机床的制造涉及的东西很多,根据我现在所学,我觉得虽然零件的加工制造固然重要,但是一颗淡定的心其实更是不可或缺。比如精密机床的床身加工好了后,是不能急着用的,要在室外拿油布包好放几年,释放应力。这是为了防止机床装配调平好后,底座再发生形变。现在一般超精密磨床和机床的底座都采用大理石,因为大理石消除振动的性能比较好,热变形也比钢结构小。又比如精密机床一般都装配在一个恒温罩或者是恒温厂房内,如果是超精密机床,这个恒温房一般还要精确控制室内温度,不仅要做到冬暖夏凉,也要考虑到快速排出机床运行加工时的产热,尽可能把热形变控制在最小。一个是散热的的地方,如果原本热源体积/表面积很小,以至于不利散热,而热源所处的位置空间又不大,更加不利于大量的空气通过其中的话;用液体/水把热量运送到适合冷却的地方,再进行冷却,工程上的解决方案其实会方便很多。这个尤其是使用水来作为热传输媒介,其4200J/(kg.K)的热熔是所有已知流体物质里面几乎最高的,这个赋予了水只需要以很小的流量/温差,就能运送极高的热量。热量Q=k1*S*(40-35)*3600单位:Jk1=8.7-10.5(W/(M^2*°C))——散热系数。另外一个是温度控制,毕竟如果光让空气直接流过热源来散热,鉴于空气的特性,其热源温度并不容易控制;但是如果使用液体传输热量,那么通过简单的阀门或者开关水泵就能很有效而且精确的控制热源的温度,这也是工程上的优势。
筒体表面散热损失是通过测量设备表面温度,再按GB4179—2008(回转窑企业)规定,计算热工系统(包括窑、预热器、分解炉、冷却机、热风管道和磨机等)的表面散热损失。筒体结构的计算方法应反映剪力墙简体和框筒的空问整体受力特点,考虑不同方向抗侧力结构的整体工作。三角形、曲线形或其他复杂形状的筒体结构不宜采用划分为平面抗侧力结构后进行协同工作分析的方法。筒体结构的计算方法应反映剪力墙简体和框筒的空问整体受力特点,考虑不同方向抗侧力结构的整体工作。三角形、曲线形或其他复杂形状的筒体结构不宜采用划分为平面抗侧力结构后进行协同工作分析的方法。
矩形或其他规则的框筒可采用等效角柱法、展开平面框架法或其他有效的降维方法转变为等效平面框架近似计算。框筒可以用位移相等的原则化为连续的竖向悬臂简体,采用弹性力学分析或有限元法、有限条法和其他有效的方法计算。得有筒体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和各材料厚度等信息。环境温度按20摄氏度计算。正常生产筒内温度1450摄氏度。
这个要我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设定,但这数据也要有依据不能随便取个数算。这该怎么做呢?
保温材料选取:耐温性,保温性,规格、厚度,场地空间限制,价格,材料本身可施工性好坏等等。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要综合考虑以上几点。但,前提你要自定好要达到的外表温度范围。这个可查看一些窑炉手册获取信息。
工程热传导计算的三个参数为:温度梯度(温差),传热系数,传热面积;表面积就是传热面积,通过计算公式得到的热量就是表面散热量,或者称为传热量。表面对流传热热量其决定因素有二,一是对流换热系数h,二是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对于二维非稳态导热问题,你的表面温度是不变的么?如果是不变的,而且环境温度不变、h不变,那么在数值计算上,是可以转换成内热源g的,但是如果是变得,你的g就是一个时间变量,这对计算没有意义。
在传热学书中就有写,表达式是一样的,q=h(tf-t1),定h和定Tf(流体温度)情况下,你首先会假定一个正向热流方向,若tf>t1,即加热过程,此时q为正,热流给予物体;若反之,则热流为负,热流从物体流向周围流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