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醛的问题我们回答过很多,一贯坚持的就是:只有通风才是去除甲醛最好的方式,特别是保持长期通风,其它都是辅助手段。但还总是有粉丝问:植物除甲醛效果应该不错吧?这里必须给大家科普一个概念——“实验室条件下的”植物除甲醛。有很多植物净化甲醛的效果的文献,说净化能力从80%~90%不等,但我要给他们加一个前缀,“实验室条件下的”。1989年NASA发布了一篇文献“室内景观植物对室内空气污染防治的研究”,是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和美国景观协会ALCA一起进行的。科研人员还是比较有操守的,最后下的结论是:室内植物结合活性炭装置能够去除空气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
文献中污染物的初始浓度是零点几ppm,不到百万分之一,但是净化效果从百分比上看却能达到80%。不难发现很多类似的国内外文献,使用的都是实验室条件。我之所以一再强调“实验室条件”,是因为实验测试的环境,完全脱离了实际家庭的居住环境。新装修住宅,办公室中空气甲醛浓度范围一般分别为0.04~0.99mg/m³、0.05~0.87mg/m³。参考之下,高浓度我们采用1.0mg/m³的浓度。高浓度下的植物除甲醛效果非常不明显,基本和放入之前一样。有意思的是在浇水后,发现不但没有除掉甲醛,甲醛的浓度反而升高了。推测是因为浇水后空气中的湿度增大,促进了甲醛的挥发。
某些绿色植物,象绿萝、吊兰,都有一定的吸收甲醛的能力。但是,我们来设想一下,就那点小叶子,日夜不停地吞啊吞啊,能处理多少甲醛呢?恩,还真有人做了论文来研究这个问题,结论是,一个100平方的房子,甲醛超标两倍的话,用绿萝来处理甲醛到达标需要多少盆呢?结论是:1800盆。闭上眼睛,想像下您家里面上三层下三层挂满绿叶花盆,就是那种热带雨林的FEEL哦。绿植的心里也是苦呀,宝宝本来是吃二氧化碳的,现在非要我吞甲醛……所以,只有在环境中甲醛浓度很高的时候,绿植才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吸收甲醛作用,当室内甲醛浓度下降时,绿植不仅不继续吸收、甚至可能会偷偷地把之前已经吸收的甲醛再吐出来。对,就是这么没节操,但也是被逼的哦。
植物除甲醛是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的,一方面是:植物枝叶表面的吸附作用,植物依靠枝叶表面的微孔吸附一些气体分子;另一方面是:光合作用,即本身的呼吸作用,植物通过自身的一套转化系统将一些有毒有害气体转化为无毒害的物质。例如,以下图片中的植物就是大家一致认为的“除甲醛能手”中的一部分。其实,植物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从理论上讲,它们都有或多或少的除甲醛功能,只是效果不同罢了。但是,植物除甲醛的作用是杯水车薪,微乎其微的,因为它还没有我们人类的除甲醛作用强,我们每天呼吸的甲醛也许是它的好多倍。所以,如果室内甲醛超标,还仅仅依靠植物来除甲醛,并且想室内空气达标的话,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