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超标的危害:已有充分证据可以证明甲醛会导致人类患鼻咽癌和鼻窦癌;另外,甲醛很可能导致白血病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 -0.07 mg/ 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达到0.5 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 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 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目前我国的甲醛污染主要来源于室内装修,近年因室内装修及家具中的甲醛、苯等有机性挥发物引起的恶性伤害案件频频发生,而且逐年升高。据有关部门数据表明,因装修污染引起的年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每天大约304人,相当于全国每天因车祸死亡的人数。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世界卫生组织工作组曾对甲醛规定了它对嗅觉、眼睛刺激和呼吸道刺激潜在致癌力的阈值,并指出当甲醛的室内环境浓度超标10%时,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新装修和刚刚购买新家具的房子,最好不要急于入住,让家具里的有害气体尽快释放;新买的家具不要急于放进居室,有条件的最好放在空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再用。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甲醛引起的主要症状是流眼泪、打喷嚏、咳嗽甚至出现眼结膜炎、鼻炎以及支气管炎等。空气中甲醛浓度若越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甲醛属于神经毒物。实验表明,它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的变性坏死,DNA、RNA合成减少。通过对长期从事解剖的工作人员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记忆力、灵敏度、平衡功能、协调功能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长期接触甲醛,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障碍等症状。
长期生活在有甲醛的环境中,会给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引起过敏性哮喘等症状,尤其是对儿童影响的,因为儿童的肺部发育更脆弱容易受到影响。大量接触还可能引起过敏性紫癜。高浓度甲醛是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持续接触高浓度甲醛,导致多种肿瘤发病率增加。皮肤接触一定剂量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呼吸道吸入一定剂量甲醛可能诱发支气管哮喘。短时间接触高浓度甲醛,主要表现为对皮肤黏膜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依据病情轻重,患者出现流泪、咽痛、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