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坪漆起水泡多发生在一楼或地下室,有时二楼以上也时有发生,环氧地坪漆起水泡一般在施工后不久就发现,有的上午铺贴的环氧树脂地坪下午就有水泡。水泡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停止。气温越高,水泡就越容易发生,发展的速度也越快。水泡形状各异,其大小不一。有的水泡直径达1m以上,高度达20~50mm。
水泡的产生与施工地区没有明显的关系,同一地区有的严重,有的较轻,有的完好。同一小组操作,同一材料施工的环氧地面层,有的起水泡,有的完好,说明水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起水泡的原因,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剖开水泡发现,泡内都含有水分或炎黄色液体,环氧地面层与基层脱离,粘在基层上的胶结料被拉成峰窝状,;按照“物理学”解释,在盛有液体的密闭容器内,液体蒸发,形成饱和状态的三条曲线的温度与压力关系。
在密闭的容器内,含有饱和水蒸汽的压力,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当温度为20.C时,鼓包内的压力为0.01MPa;而当温度为70~80.C之间是直线上升到0.1MPa;很多地区在炎热的夏季地面的极端辐射热可达70.C左右,在这样的高温下,环氧胶结料已经软化粘力大大降低,因此就形同向轮胎内渐渐鼓气一样,使环氧地面层中鼓起了大包,将胶结料被拉成蜂窝状;其中没有起水泡的部分环氧层和地面部分沾不牢固,仔细观测接触部分,也会发现有无法固化的部分,原因是环氧有潮气不能固化;那么水分从何处来的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水的来源:
1.基层、如水泥砂浆找平层,最大含水率达12%左右,基层的最大含水量大于找平层。
2.环氧中的其它配料内的脱水不尽。
3.环氧和基层施工时结合不好留下空隙和环氧本身的化学活性,没有完全固化或者是遇到潮湿气没有完全固化的残留物或气体。
4.基层的地下渗透的潮湿气体。
从以上四个方面来分析,基层的潮湿是主要的,绝对干燥的基层是没有的。含水率的大小也不能决定环氧树脂地坪是否会产生水泡,基层的部份水气和环氧残留物被包裹在环氧与基层内,形成大小不一的气泡,由于环氧层本身不透水气,水气不能排出,留下起泡的根苗。所以泡都产生在平面上,多在基层与环氧层之间;基层中的水分是很难避免的,这就是造成环氧地面层起水泡的重要因素。
(1)多数因局部水渍,油渍未处理干净为主,少数因打磨不到位也会有起壳的可能性
(2)结构体地下层、水箱旁、底楼层或其它地面水气湿度偏高;
(3)没做断水处理或底漆封闭不良。
(6)地坪粗糙多孔
(7)除去材料问题,一般是毛细孔没封好
(8)气泡是多方面原因,比如底涂没有做好,地面基底没有处理好,或是在施工没有做好,等多方面原因的。
(9)环氧地坪漆的起泡分为涂层表面起泡和渗透压起泡二种情况,涂层表面起泡主要是潮气和挥发性液体的存在,涂膜在干燥过程中或在高温高湿下表面出现许多的大小不均,圆形不规则的泡状鼓起现象:渗透压起泡主要是混凝土中的水汽造成。小气泡在漆膜固化过程中逸出时产生的微细气孔。在固化反应过程中,由于涂料粘度增大,气孔细微管道不会闭合,而最终保留在干燥的漆膜中。要达到漆表没有残存空气或,一是选择好的施工方式,减少空气进入量,但实际上,施工方法大部分时候已由实际应用条件决定,该方法作用有限。二是通过调节涂料配方,减少或消除微泡。具体上,可通过选择低泡性原料或调节最佳粘度,可以显着降低泡沫问题,但此方法常受限于涂料预定的性能指标和施工时的粘度规范。
(1)施工前测量地面含水率<8%,空气湿度小于70%
(2)水份及水压太高的地点须先做断水处理;
(6)中涂批补,面漆批补封闭地坪砂孔;
(7)建议做中涂时批完沙,再不加沙粉洗一遍面,这样上面就不会有问题了
(9)建议在基层做防水层。
起泡。主要是因为基层的处理不合理,涂层太厚。防止的方法有乳胶漆在使用前要搅拌均匀,调好好漆液的稠度,在在底腻子层上刷一遍107胶水。维修时,先把起泡脱皮处清理干净,再刷107胶水后再进行修补。
装修时乳胶漆涂刷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流坠。主要是因为涂料粘度过低,涂层太厚。施工中必须调好涂料的稠度,操作时排笔一定要勤蘸、少蘸、勤顺,避免出现流挂、流淌。维修时,需等漆膜干燥后用细砂纸打磨,清理饰面后再涂刷一遍面漆。
装修时乳胶漆涂刷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涂层不平滑。主要是因为漆液里含有杂质、漆液过稠、乳胶漆质量差等因素。在施工的时候选择流平性好的品牌的乳胶漆,并且在最后一遍面漆涂刷前,漆液要过滤后再使用。维修时,可先用细砂纸打磨光滑,然后再涂刷一遍面漆。
装修时乳胶漆涂刷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反碱掉粉。主要是因为基层未完全干燥潮湿施工、未刷封固底漆以及涂料过稀。维修时,将已涂刷的材料铲除,等基层干透后再施工,而且施工中须用封固底漆再刷一遍。
装修时乳胶漆涂刷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透底。主要是因为涂刷时乳胶漆过于稀释、材料质量差或者次数不够。维修时,如果发现透底,应该增加涂刷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