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鲜切花保鲜技术方面的研究不少,各种各样的保鲜方法各有特点,但有的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大的困难,有的则应用成本较高。鲜切花保鲜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应遵循科学、经济、可靠和适用的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此,简单介绍一些较为成熟或正在尝试并已取得较好效果的保鲜技术。
(1)低温贮藏技术
低温贮藏是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技术,可使花卉生命活动减弱、呼吸减缓、能量消耗减少、乙烯的产生也受到抑制,从而延长花卉的观赏期,并保持较好的品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花卉变色、变形及微生物、病菌的侵袭。各类花卉冷藏保鲜温度与花卉的品种产地有关,一般起源于温带的花卉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1℃,而热带和亚热带的花卉贮藏温度分别为7℃~15℃和4℃~7℃左右,所有花卉一般适宜的湿度为85%~95%。另外,鲜切花又可分为湿藏和干藏两种方式。湿藏是将花的茎部浸入充满水或保护液的容器中,可保持花卉充足的水分,但运输较困难,这种方法适于短期贮藏及运输,可保持花的形态,防止机械损伤,但运输需占用较多设备,费用较大。干藏是在贮藏过程中不提供任何补水措施,适用于鲜切花的长期贮藏,一般采用薄膜包装,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呼吸作用,有利于延长寿命。在实际生产中,干藏方便运输,应用较多。
(2)远距离综合运输保鲜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开发的远距离综合运输保鲜技术是在预冷及预处理液处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聚乙烯膜保湿限气包装、有害气体吸收剂、蓄冷剂与聚苯乙烯保冷隔板等技术,在常温下实现远距离保鲜运输,是现在国内较先进而实用的鲜切花远距离运输综合保鲜技术,可使远距离运输损耗由原来的40%以上降到20%以内。同时,与常规保鲜技术相比,提高了花卉质量;使平均售价提高了10%以上。
月季切花包装时要求各层切花反向叠放箱中,花朵朝外,离箱边5厘米;小箱为10扎或20扎,大箱为40扎;装箱时,中间需捆绑固定;纸箱两侧需打孔,孔口距离箱口8厘米;纸箱宽度为30厘米或40厘米。外包装的标识必须注明切花种类、品种名、花色、级别、花茎长度、装箱容量、生产单位、采切时间等。月季切花运输销售前需要对病虫害进行检疫,检疫对象主要是病毒、虫害,特别是活虫体,如蓟马、红蜘蛛(螨类)、蚜虫、鳞翅目幼虫、金龟子等。在出口前要进行必要的熏蒸处理,熏蒸不合格和未经过熏蒸的月季切花不能出口。切花月季的检疫都有详细的记录,包括品种和数量、原产地、种植人、经销商。月季切花运输有两种方式:用包装纸包装后横置于纸箱中的干式运输(即干运)和纵置于水中运输的湿运。远距离运输多采用干运,近距离运输可以用湿运的方法。整个运输过程创造低温环境很重要,在高温时期要求温度控制在10℃左右,其他时期要求在5℃左右。在夏季或将切花运往温度高的城市时,在包装箱内应放有冰袋等蓄冷剂,进行降温保鲜运输。
(1)冷藏保鲜低温可使切花呼吸减慢,能量消耗少,乙烯的产生也受到抑制,从而延缓其衰老过程。据试验观察,在湿度85%~91%、温度O℃的条件下,切花菊可保鲜30天,2℃保鲜14天,20~25℃仅能保鲜7天。当然,不同花卉的储藏适宜温度不同,一般来说,起源于温带的花卉,适宜的冷藏温度为O~1℃;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的为7~15℃和4~7℃,适宜湿度为90%—95%。冷藏分湿藏和干藏两种。湿藏是将切花放在水或保存液中储藏,适于短期储藏,香石竹、百合、非洲菊、金鱼草等在湿藏条件下能保存几个星期,但在大规模生产中菊花等干藏比湿藏保存时间长且质量好。此外,干藏切花常用聚乙烯薄膜包装,以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呼吸速率,延长寿命。
(2)气调储藏保鲜这种方法是通过控制切花储藏地的氧及二氧化碳含量,达到降低呼吸速率,减少养分消耗,抑制乙烯产生,以延长切花的寿命。由于切花品种不同,二氧化碳含量一般控制在0.35%~10%,二氧化碳含量在0.5%~1%,可达到良好的保鲜效果。此外,输入氮气也可起到保鲜作用,水仙花在含氮10%、温度4.5℃的条件下,储藏3周后花色依然艳丽,枝叶挺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