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焊弯头焊接时,受到重复加热析出碳化物,降低耐腐蚀性和力学性能。为防止由于加热而产生睛间腐蚀,焊接电流不宜太大,比碳钢焊条较少20%左右,电弧不宜过长,层间快冷,以窄焊道为宜。对焊弯头焊后硬化性较大,容易产生裂纹。若采用同类型的不锈钢冲压弯头焊接,必须进行300℃以上的预热和焊后700℃左右的缓冷处理。若焊件不能进行焊后热处理,则应选用不锈钢冲压弯头焊条。焊条使用时应保持干燥,钛钙型应经150℃干燥1小时,低氢型应经200-250℃干燥1小时(不能多次重复烘干,否则药皮容易开裂剥落),防止焊条药皮粘油及其它脏物,以免致使焊缝增加含碳量和影响焊件质量。采用同类型的铬不锈钢焊条时,应进行200℃以上的预热和焊后800℃左右的回火处理。
若焊件不能进行热处理,则应选用铬镍不锈钢焊条。对焊弯头,为改善耐蚀性能及焊接性而适当增加适量稳定性元素Ti、Nb、Mo等,焊接性较不锈钢冲压弯头好一些。对焊弯头焊条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广泛应用于化工、化肥、石油、医疗机械制造。为防止冲压弯头因为加热而产生睛间侵蚀,焊接电流不宜太大,比碳钢焊条较少20%左右,电弧不宜过长,层间快冷,以窄焊道为宜。若采用同类型的冲压弯头焊接,必需进行300℃以上的预热和焊后700℃左右的缓冷处理。冲压弯头具有一定的耐蚀(氧化性酸、有机酸、气蚀)、耐热和耐磨性能。通常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水电、建筑和锅炉等行业的管路系。
对焊弯头是管系中的薄弱环节管道的可靠性主要由对焊弯头的工作能力决定。对焊弯头的工作能力与其所处的应力状态有关。计算和现场对管件工作应力实测发现,对焊弯头起弧点处对外荷载特别敏感,除去内压和自重等的外载主要是管系在起动过程中管道金属热膨胀,管系震动和支吊架工作异常等引起的附加外载。当对焊弯头起弧截面是一个对接焊口时这些变动的外载将造成焊口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严重削弱焊口强度降低对焊弯头工作能力,缩短对焊弯头使用寿命为此从设计上考虑,将对焊对焊弯头的接口改成直段对接,即设计成带直段对焊弯头有利于焊口对接提高焊口质量,改善对焊弯头使用寿命。影响对焊弯头几何形状的工艺参数有:推制用坯料的材质、壁厚和外径、芯棒头的材质及形状、加热温度及其分布以及推进速度。不同的因素对对焊弯头的具有不同的影响,在使用中需要按照相应的方式和方法使用,保证对焊弯头在使用中的具体使用价值和作用。
对焊弯头加热温度的确定原则是材质奥氏体化温度以上,且推制时弯头内壁主压应力小于材料在此温度下的极限。材质奥氏体化温度越高加热温度越高;材质高温屈服极限越高加热温度越高。测温方式为固定式远红外测温仪和手动式远红外测温仪相结合,由感应圈形状及感应圈与芯棒头相对位置直接控制。感应圈形状是主要因素,感应圈与芯棒头相对位置是次要因素。加热温度高对焊弯头壁厚增大推进速度对推制弯头几何形状的影响推进速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由液压系统流量调节直接控制弯头外壁伸长率小于材料在此温度下的最大伸长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