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内吸杀菌剂,杀菌谱广,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孢霉属、刺盘孢属、球座菌属、茎点霉属、柱隔抱属、壳针抱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菌、白粉菌、锈菌和某些种传病害具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作物安全,用于种子包衣,对种苗无不良影响,表现为出苗快、出苗齐,这有别于三唑酮等药剂。种子处理和叶面喷雾均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质量。产品有10%、20%、30%、37%水分散粒剂,10%、30%悬浮剂,3%悬浮种衣剂,250克/升、20%、25%乳油,10%、20%微乳剂,5%、10%、20%水乳剂。果树病害防治梨黑星病,一般用10%水分散粒剂6000~7000倍液,20_%微乳剂12000~15000倍液或10%微乳剂4000~8000倍液喷雾,发病重的梨园可用10%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保护性防治,从嫩梢至10毫米幼果期,每隔7~10天喷施1次,以后视病情12~18天喷1次。治疗防治,发病后4天内喷第一次,以后每隔7~10天喷1次,最多共喷4次。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于发病初期,用10%水分散粒剂或10%微乳剂2500~3000倍液喷雾,重病园用1500~2000倍液,隔7~14天连喷2~3次。防治柑橘疮痂病,用10%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喷雾。
防治荔枝炭疽病,用10%水分散粒剂700~1000倍液喷雾。防治葡萄炭疽病、黑痘病,用10%水分散粒剂800~1300倍液喷雾。防治香蕉叶斑病、黑星病,用250克/升乳油1500~2500倍液或30%悬浮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石榴麻皮病,用10%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西瓜炭疽病和蔓枯病,亩用10%水分散粒剂50~75克或10%微乳剂50~75毫升或5%水乳剂80~120毫升,对水喷雾。蔬菜病害防治大白菜黑斑病,亩用10%水分散粒剂35~50克,对水常规喷雾。
内吸性杀菌,具保护和治疗作用。产品特点: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中安全性比较高的,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等杀菌谱广,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孢霉属、刺盘孢属、球痤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病,白粉菌科、锈菌目及某些种传病原菌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葡萄炭疽病、白腐病效果也很好。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对子囊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抱属、尾孢霉属、刺盘抱属、球座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菌,白粉菌科,锈菌目和某些种传病原茵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活性。同时对甜菜褐斑病,小麦颖枯病、叶枯病、锈病和由几种致病菌引起的霉病,苹果黑星病、白粉病,葡萄白粉病,马铃薯早疫病,花生叶斑病、网斑病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苯醚甲环唑是内吸性杀菌,具保护和治疗作用;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杀菌谱广,并用于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苯醚甲环唑在三唑类杀菌剂中安全性已经算得上比较高了,苯醚甲环唑杀菌谱广,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等在内的半知病,白粉菌科、锈菌目及某些种传病原菌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葡萄炭疽病、白腐病效果也很好。使用时不宜与铜制剂混用。苯醚甲环唑特点: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中安全性比较高的,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等杀菌谱广,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孢霉属、刺盘孢属、球痤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病,白粉菌科、锈菌目及某些种传病原菌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葡萄炭疽病、白腐病效果也很好。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