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草的主要虫害为螺蛳,可用茶饼等药物防治,在室内水族箱中种植观赏,用手或网将螺蛳捞出捣死,切忌使用农药,污染空气,损害人的身体健康。条件用于苦草人工制种的水面应在1333平方米亩以上,水深可控制在70-2500px范围内,淤泥深厚,静水 或水流缓慢,水的透明度较高。选用的苦草种应籽粒饱满,光泽度好,呈黑色或黑褐色,长度2mm以 上,最小直径不小于0.3mm,以天然野生苦草的种籽为好,可提高子一代的分蘖能力。播种播种期在4月底至5月上旬,用种量15-30g/亩。播种前先晒种一天,再浸泡一夜,搓出果实内种籽,漂洗干净,用半干半湿的细土拌种洒播。播种时,水位保持在10-750px左右;若播种域水生有大量水 蚯蚓,水位应调至40-1500px。
日常管理苦草在苗期比较娇小,生长较慢,为促进分蘖,控制营养生长,前期水位一般保持在750px以内。5月 下旬至6月旬进入快速生长期,7朋份在水底覆盖面可达95%以上。这时水位可加至70-2500px左右。7 月中旬,根据水域肥瘦情况酌情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过磷酸钙10kg或三元素复合肥2kg;若淤 泥较厚,水质较肥,则不必施肥,防止生长过旺。8月上中旬开始,苦草陆续开花,白色的花粉大量 漂浮水面,完成受精后,雌花花柄卷曲成螺旋状,将果实收缩沉入水中。
苦草,拉丁学名:Vallisneria natans (Lour.) Hara,别称蓼萍草,扁草。为多年生无茎沉水草本,有匍匐茎。生于溪沟、河流等环境之中。分布在中国的多个省区;伊拉克、印度、中南半岛、日本、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地也有。有药用、观赏、经济等多种价值。 产于我国吉林、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中南半岛、日本、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也有分。具匍匐茎,白色,光滑,先端芽浅黄色。叶基生,线形或带形,绿色或略带紫红色。萼片3片,大小不等,成舟形浮于水上,中间一片较小,中肋部龙骨状,向上伸似帆。
苦草植株叶长、翠绿、丛生,是植物园水景、风景区水景、庭院水池的良好水下绿化材料。也适合室内水体绿化,是装饰水族箱的良好材料,常作背景草使用。种子繁殖:3~4月将种子催芽,播于营养土中,加水高出地面3~125px,保温保湿,待生长健壮移栽。无性繁殖:5~8月,切取地下茎上分枝进行繁殖,方法简便。栽培养护栽种前将种植区域内的杂草和异物清理干净,施足基肥,待水澄清后进行移栽定植,每蔸5~8株,株行距750px×2000px。初期生长慢,必须保持水质清澈,增加水中的光照;施追肥1~2次。苦草生长迅速,其匍匐茎常常四处蔓延,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