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电墙技术,就是在电热水器内部形成永久性电阻,从而降低异常情况下经过人体的电流值。我国普通标准电压是220V,经过防电墙处理后的人体承受的最大电压相当于12V,低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这就保证了安全。防电墙原理如下:当某种原因使热水器胆内的水带上220V的电压,普通的热水器流出水时经过人体,就会在人体上形成了220V的电压差,这样就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防电墙热水器胆内的水不直接流出,而是经过比较长的一段水管后再流出,随着管路长度的增加,其管内水的阻值也随之增加。这样,胆内的水经过较长的管路再流到人体上,其等效一个串连电路,由于管路比较长,所以其电阻值也相对很大,再其上面分压相当高,再人体上的分压相对来说就比较低,经过计算:再人体上的分压大约在12V左右,这样的电压对人体来说不会造成任何伤害.从而有效的保障了人们的安全。但这种保护是有条件的:
1自来水要达到足够的纯度~因我国地大物博,发展悬殊,可能有的地方水质还比较差,那么防电墙就难以发挥作用。
2可以防护因地线带电,热水器故障漏电,但如果安装不当的话,不能防护因自来水管带电而产生的电击。
3如果用户是虚假地线,同时因电热水器漏电而导致地线带火,用户家其他电器就有可能带电,成为事故隐患。
“防电墙”是一种简称,它确切的表述法应该是“水电阻衰减隔离法”。在一般的印象中,水是一种导体,与电接触十分的危险。其实,任何物体都是有电阻的,因此在符合经济性的前提下就可能被改造成符合人们需要的器具而造福于人类。“隔电墙”就是如此。“防电墙”(即水电阻衰减隔离法)就是利用了水本身所具有的电阻(如国标规定自来水在15℃时电阻率应大于1300ΩNaN),通过对内通水管材质的选择(绝缘材料),管径和距离的确定形成“隔电墙”。当电热水器通电工作时,加热内胆的水即使有电,也会在通过“隔电墙”时被水本身的电阻衰减掉而达到将电隔离的目的,使热水器进出水两端达到几乎为零的电压和0.02mA/kw以下的极微弱电流。
防电墙技术是对热水器管路设计技术、原材料技术、电气阻尼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整合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明创造的热水器安全专利技术,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部防电设计热水器内部的加热管、镁棒、温控器等零部件的选用、安装都采用特别的绝缘处理,确保水中的电不会外漏;外部防电设计热水器外部的外壳、混水阀、喷头、软管都进行了特殊的防电处理,确保与人体接触的部分绝缘。管路的防电设计热水器的管路在选材上采用了专用配方的原材料,管路的结构设计上应用了阻尼技术,即使热水器中的水带电;也能保证人的洗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