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统称变形缝,你问哪一种?设置原则由设计的结构师根据设计规范设置。1、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或变形缝)划分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可按每三层(不足三层按三层计)划分检验批;2、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所划分的分项工程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应以10延长米为1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间计算;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应少于4间,不足4间,应全数检查。 说明:本条提出建筑地面工程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检验批不是按抽查总数的5%计,而是采用随机抽查的自然间或标准间和最低量,其中考虑了高层建筑中建筑地面工程量较大、较繁,改为除裙楼外按高层标准间以每三层划作为检验批较为合适。对于有防水要求的房间,虽已做蓄水检验,为保证不渗漏,随机抽查数略有提高,以保证可靠。一般是6至12CM,是空的不能填实,建筑变形缝就是给建筑出现变形时有伸缩的余地,或不至于在攻形中出现裂缝。
降缝是根据房屋地基岩土的沉降差等情况由结构设计师确定的,规范不定量规定,只有定性的要求;伸缩缝是按不同结构型式及材料对环境伸缩的变形不同敏感程度而定的,如混凝土结构的伸缩缝最大间距规定见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1.1表;防震缝是防止相邻两结构单元在地震时因摆动互相碰撞免于造成次生灾害而设,与设防烈度及相邻两结构单元的高度有直接关系,规定缝宽见GB50010-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4条各款。它是由铝合金基座,中心板,胶条,滑厂和抗震弹簧组成。当地震发生时,带有抗震弹簧的滑杆受力后变形,可使中心板沿基座边框上升,以保护变形缝两边建筑机构不受损坏,等受力消除后,中心板会自然恢复原状。它可以承受多方向的变位。
沉降缝是考虑房屋有可能会在某些部位出现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当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差、荷载、结构形式以及地基承载力等有较大差异或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复杂或相连建筑物分期建造时,相邻部位就有可能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整个建筑物的开裂、倾斜甚至倒塌。因此,设置沉降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独立单元,保证每个单元各自沉降,彼此不受制约。沉降缝的宽度一般为30~120mm。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