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PE防腐胶粘带由聚乙烯基材和胶层组成的防腐用工业型胶带。胶带为基膜和胶层两部分组成,基膜为聚乙烯膜片,胶层为丁基橡胶,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和粘接密封性能。按其作用可分为防腐带(内带)、保护带(外带)、补口带。根据防腐层等级要求分为普通级、加强级和特加强级。防腐层等级 总厚度(mm) 防腐层结构
普通级 ≥0.70 一层底漆+一层内带+一层外带加强级 ≥1.40 一层底漆+一层内带(搭接为胶带宽度的50~55%)+一层外带(搭接为胶带宽度的50~55%)主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传输;化工、城市建设中的给排水和煤气输送等埋地钢质管道的外表面防腐,具有施工方便,无污染等特点。
聚乙烯PE防腐胶粘带从60年代开始就在油气钢质管道上作为外防腐材料广泛应用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由于它的优良防腐性能和方便的施工性能,使它在管道防腐材料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且由于聚乙烯防腐胶带生产企业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提高聚乙烯PE防腐胶粘带的品种与质量,从而使聚乙烯PE防腐胶粘带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钢管表面处理-涂刷底漆-胶带缠绕
表面预处理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 清除钢管表面的焊渣、毛刺、油脂和污垢等附着物。对于防腐层大修的管道,应使用合适的方法去除原有的防腐层及残渣。
2. 采用机械或喷砂抛射除锈方法(如果特别指定喷砂处理),其质量应达到国标《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1998中规定St3级或Sa2级.(等级标准见附录)
3. 除锈后,对钢管表面露出的缺陷应进行处理,附着表面的灰尘、磨料应清除干净,钢管表面应保持干燥。当出现返锈或表面污染时,必须重新进行表面预处理。
涂底漆钢管表面预处理后至涂刷底漆前的时间间隔宜控制在6小时内,钢管表面必须干燥、无尘。底漆应在容器中搅拌均匀。当底漆搅稠时,应加入与底漆配套的稀释剂,稀释道合适的粘度时才能施工。底漆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刷、辊子或其它一些机械方法喷涂。涂刷在钢管上的底漆应无漏涂、无气泡、凝块和流挂等缺陷,应形成均匀的薄膜。厚度应大于或等于30微米。焊缝处要仔细涂刷,以防漏涂。待底漆表干后(在常温及空气自然流动状况下,一般需要5-10分钟),即可缠带。应特别注意温度低时或在沟槽施工时,表干时间要长,确保钢管下半部分表干。钢管表面涂刷底漆后至缠带的时间间隔宜控制在8小时之内,底漆表面应干燥、无尘(风沙较大或空气湿度较大时,应立即缠带)。如超过8小时或隔夜,应在缠绕胶带前重新涂刷底漆。使用底漆时,应注意安全,防止飞溅,同时应远离火源。底漆使用后,应及时将剩余的底漆倒回原铁制容器中并密闭容器,防止底漆的挥发浪费。
一般情况下:手工涂刷:0-12平方米管道面积/每升底漆1。机械喷涂:18-20平方米管道面积/每升底漆。胶带缠绕,胶带解卷时的温度必须在5℃以上,防腐层施工宜在-5℃以上进行。(经验证明缠带是可以在较低的温度-30℃时进行施工的,但要保证解卷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为了保证胶带即时具有良好的粘结强度,宜采用喷灯加热钢管和烘烤胶带胶层面。对于焊缝处,如有必要,宜用30-50毫米宽度的窄条胶带补强,先覆盖在焊缝上,并以手或木质圆滑工具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