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提到的所谓的智能冰箱,都是忽悠人的,做做样子而已。要说什么是真的智能冰箱,能让你自己花钱买的才是智能冰箱!按照科幻点的脑洞,应该有几点。
一、既然是厨房用品,就要充分让厨房便利。1、自动识别食物种类,读取食品生产日期。2、洗菜、切菜功能:自动去皮切块切丝、切好、洗好、滤水自动分类装入盒子,以供炒菜用。3、过期食品提醒,尤其是长时间存放的,1年-3年的经常会忘记;反而是短期的不会忘记,比如牛奶早就喝了。4、根据冰箱食物,推荐食谱。 5、识别农药含量等等 6、根据季节推荐购买的食品。
二、应该与个人健康联动。1、监测个人健康,比如过敏食品提醒,生病时忌讳的食物,有害的食物搭配等,孕妇不能吃的东西;再比如掉头发,多吃芝麻等等。2、建议的食谱:比如你便秘,根据冰箱里的食物情况,给出每周菜谱以及需要的购物单。3、应该与习惯联动:比如你喜欢喝冰的饮料,在你来大姨妈的时候提醒你不要喝;或者果汁、矿泉水的品牌,最近有负面新闻等等,建议你换个牌子。4、口气很重,推荐你喝一点xx,么有就提醒你买点xx。5、胖子减肥提醒,根据开冰箱拿食物的量提醒。三、其他 1、快捷通道:对于经常拿的东西,有声控自动递出来,比如啤酒、饮料,说拿瓶啤酒就给递出来,不用开门。2、根据食谱提前提醒-确认要化冻的食物。 3、自动清洗功能。
现在的智能家居整体缺乏一个有效的安全的智能家居系统平台(暂且称为x),在这个系统之上,运行各种智能家电,单独做到某家电智能整体成本太大也不利于扩容和兼容。有了系统,各个家电只要和x保持联系(可通过传统双绞线有线或者zigbee无线),家电增加相应功能的传感器,来实现一些智能功能,同时组建家庭智能云,一切大的逻辑判断全部由x来决定,同时统一通过x与外界交流,如手机远程。比如说:无霜,把东西放进去自动分类、统计,和提供最佳保鲜方式及最佳尚味期。至于怎样实现,我想过一种当时,就是射频技术。这个技术属于我可能记得不是很准确,我解释一下,就是大学生学生证后面的磁条,通过给要放进冰箱的物体帖磁条,让冰箱自动识别,来实上面的功能。可能说磁条的成本,我了解在几年前成本是2元人民币,如果通过相应的技术创新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本能够降至几分几厘,绝对没问题。
第一,任何家电实现智能化都基于一个要素——传感器。目前绝大多数冰箱内部只有温度传感器。你让它怎么智能? 第二,智能化的程度与计算能力密切相关,目前冰箱的单片机大多数还用的8位机,你跟我谈智能?所以如果我抛开行业标准、成本、技术壁垒、用户教育程度等大环境,可以随意的定义冰箱。第一步我会增加一堆传感器,第二步增强冰箱单片机尺度。细节不能再说了,涉及到公司机密。只能帮你到这了。另外还想说,冰箱真正智能化其实很依赖物联网的实现,现在讨论还有点早。除非有苹果公司那种不顾一切的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