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生活在湖北有十七八年的时间了,在大学时候也住的宿舍相对比较高,稍微好点,上班以后,租房子基本上都比较低的楼层,每年都在和梅雨季节做斗争,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梅雨季节如何除湿:
第一、化学干燥剂除湿法。本人比较喜欢摄影,摄影器材比较害怕潮湿,一般自己除湿的办法就是用干燥剂。当然,这是针对小型的器械而言,对于一些较大的空间,少量的干燥剂基本没有左右,如果大家条件一般,可以采用石灰块放家里除湿,如果条件比较好,可以用较多的较大的干燥剂除湿。现在很多干燥剂都是可以重复利用的,湿了以后趁晴天可以暴晒,进行再次利用。
第二、机械物理除湿法。有的家庭住在一楼,每年梅雨季节都要防止家里东西潮湿,有的就买了专业的除湿机。这个除湿比较快,也比较专业。如果不想买专业的设备,家里的空调也有专门的除湿功能,可以考虑用空调除湿,但是效果和效率和除湿机比起来就稍微差点。还有就是利用风扇,打开风扇以后,加速家里的空气流通,对除湿也有一定的效果,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也可以用一下。
第三、自然通风法。如果家里住房结构是南北通透的,可以考虑这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是很可靠,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每天都有风,并且梅雨季节的长短和连续性是不可预测的,这个只是在没有设备和条件的情况下采用的无奈之举。
我家就在浙江,真的是每年都会有几个月很讨厌,湿度大的要命,然后浑身都感觉湿漉漉的。
正常字面意义上的梅雨季节指的是每年的六,七月份,这段时间会一直下雨,然后空气的湿度就会变得很大,然后这段时间温度又高,真的是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方便,首先衣服不容易干,墙面还会湿,里面也是湿漉漉的,皮肤整天是黏糊糊的。
但是我个人感觉,这段时间的梅雨季节还算是好的,最讨厌最讨厌的就是冬天,十二月份,一月份的时候,我们这边,每一年都会来一次冬季的“梅雨季节”。本来冬天就冷,床上被子还厚,然后湿度一湿吧,衣服超级不容易干还就算了,房间,被窝都是湿漉漉的,到了晚上钻进被窝的时候,真的是冰冰凉,还带着一股水汽。
所以在这个时候,防霉除湿很重要。如果梅雨时间一长,稍不注意家里就会发霉长蘑菇,特别是湿衣服,总也晾不干也会长霉斑。
按照我个人的经验来说,一旦早上起来发现今天是霉天,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关门关窗,特别是卧式的窗户和门一定要关好,这样可以防止空气对流,很大限度的降低湿气进入房间。当然任何厨门柜门也好统统关好。
然后房间每天可以定时空调除湿一两个小时。
非常建议在房间放一点生石灰,除湿效果特别好,注意是要块状的哦。
最后的最后,衣服还是要洗的,千万不要因为觉得反正干不了,索性不洗了,其实堆在那里也很容易发霉的;衣服该洗的还是要洗,洗完了照常晾起来,干不了的话一定要过个四五天就重新过一遍水,漂洗一下再重新晾起来,不然也会发霉的。
基本上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我最发愁的时候,由于南方的雨带推移到北方,本来应该爽朗日晒的夏天变的黏糊糊湿溜溜的,高温加上空气里极高的水汽,一出门就是蒸笼一样的感觉。每天基本上都必定下雨,每天要出门的时候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管好房间的门窗,本来应该穿着小裙子肆意玩闹的夏天也在这中蒸笼的日子里变成了奢望。最讨厌的就是夏天的梅雨天,梅雨天里最重要的就是防潮防霉。
我自己用的比较多的是空调的除湿功能,这个在室内湿度比较大的时候真的很好用,而且不费电。我们家基本上每天晚上不会开空调,洗个澡开着窗户吹着风就能睡个好觉,但是到了白天就比较惨了。晚上吹进屋子的带着水汽的风第二天就把屋子变成了蒸笼,这时候就必须要开空调的除湿功能了。基本上除湿一开,在带走屋子里水气的同时也会降下温度来,没有制冷那么强劲的效果,但是也是人体比较舒服的温度,屋子也不会在一股霉味了。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做好隔离工作。基本上每年夏天梅雨季的时候我都要对家里的衣服做好隔离防潮工作。比如说,家里不盖的冬天的大棉被放进塑料的收纳箱里,在放一些小零食里面的防潮剂,一定要把盖子盖好,这样等到秋冬拿出来的时候才不会一股霉味。同样衣服也是这样,我一般喜欢把夏天的衣服也放进塑料的收纳盒里,放防潮剂的同时,在在箱子壁上抹一些风油精这样拿出来的时候就不会有霉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