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介质最关键,想把多肉养好一定要认真探讨这部分,环境、品种、浇水习惯都有其配方。我的懒人配法,底层使用大颗粒煤焦石,中间会用中颗粒赤玉土混中细颗粒煤焦石,表土盖上中粒的赤玉土。每家多肉名店都会卖特调介质配方,依旧不适合环境因素,建议买调配好介质当作中层,底层搭配超疏水介质,比较能预防手痒把土浇透才不至於使根部烂掉,表土最好铺个单一色赤玉石,简单好看。
不同的品种,也要不同的浇水,水量认真起来会研究不完,以我家环境(全日照、遮雨棚、五楼通风处),秋冬春日夜温差大,靠近冬天我会选择 1-2 星期浇水,看情况浇透 ; 夏天、春秋偏热时少浇水,大概 1 个月 1 次水少量不浇透,有些品种容易乾,需要偶尔喷水雾或移至遮阳区域
各种品牌的都要注意日照是否充足、水份过多、低日照会让它们脖子抽长变得有些丑陋。凉爽季节不过度浇少量水,日夜温差大的秋季限制水份,某些品种会看到颜色转红加密集叶子,就是所谓多肉人在凉爽生长季追求漂亮模样。常看到日本、欧洲那些乾冷气候区域,多肉们大多颜色鲜红且饱满。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多肉要长虫生病,我有啥办法。”其实不然。这往往是照料不足所致。多肉植物如何预防病虫害,又是一个新的命题,这里就不展开来讲了。总之,“心之所到,力之所至”,能很大程度降低多肉遭遇病虫害的可能。
养护不当,肉植物有一万余种,养护方法当然不尽相同;尽管如此,养护多肉有一条通行的法则:“阳光、空气、水,要依情况调整。”但是,具体如何调整,蕴含着的个中门道,得在种植养护过程中,自个儿摸索。
其实看种类,我刚开始以为简单随便种,结果1个月内收起好多空盆,後来才慢慢发觉各种品种在不同季节都会有变化,听到腻三词阳光、空气、水,这三样元素要依情况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