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还是对家庭主妇有一点偏见。也可以说是社会问题。所以我会尊重家庭主妇,她们只是为家庭付出的方式不同而已。如果一个国家不歧视弱势群体,不偏见任何职业,老人不倚老卖老,可以想象是何等强大!当然,家庭主妇中也有很多不求上进,懒惰虚荣的人,但是这是人的问题,不是家庭妇女的问题。这样的人做什么职业都有问题。所以更有可能她们没有工作,才被当成了家庭主妇。如果一个国家有很多高知家庭主妇愿意“洗手做羹汤”,那么这个国家是强大的!家庭单位稳固,后代教育做得好,还怕国不强。
婚姻当中,其实女人也不一定非常喜欢当家庭主妇,很多时候是无奈,哪个女人都会觉得上班比带孩子轻松,但是孩子不管又不行,其实,只要男人多一点理解,理解家庭主妇不是只在家里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付出,只是伸手问你要钱,她们的付出全部给了家里,我觉得孩子大点,大部分都是会出去上班的,条件极其好的除外,女人付出的不比男人少,男人要正确看待家庭主妇,把她当成一种工作付出,就不会觉得只有你自己在挣钱,别人都在享福。
现在互联网给了家庭主妇们更多学习的机会、参与社会工作的机会。由于没有时间限制,利用网络来发展自己的事业,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主妇找回自我的不二法门。互联网就像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原本困在家庭生活中的主妇们有自由飞翔的机会。比如写作,开网店,做微商等。也许只有找回自我,并能够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获得一定经济来源,获得社会认同,才会得到家人本该有的尊重!
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接送孩子,陪孩子写作业等等,家庭主妇的工作很多人都会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请个钟点工就解决了。如果作为丈夫说出这句话,简直就是向你的妻子开了一枪。因为钟点工什么都可以帮忙,就是爱没办法帮。对孩子,对爱人的爱有谁能代替呢。丈夫在外面挣了钱,付出很容量化,而家庭主妇的付出却没办法简单地量化得了,所以大家看不到。
虽然家庭主妇,其实也是一种社会性的工作,但传统观点来看根本不是这回事。所以很少人认识到,作为家庭主妇,失去社会工作也意味失去更多人的尊重和社会认同。作为社会性的人,这些缺失及其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不是所有人都能坦然面对。因为家人和朋友,并认识不到家庭主妇的这种自我牺牲的潜在付出。由此产生家庭主妇的隔离感。
得不到社会认同,还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尊重,只要想开一点,也许就过去了。但是小三的出现,却像是悬在家庭主妇们头上的一把利剑!付出得不到认可就算啦,还有人横刀夺爱,这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最怎么不可忍,都还是要面对。这是很多家庭主妇们不得不接受的又一个潜在压力,而且必须面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