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是一种心理模式,可以训练出来的。如果你天生悲观,那是因为你小时候的环境里,身边有很多悲观主义者,他们大多缺乏安全感。悲观是习得的,慢慢固化为一种思维模式。比如看见下雨,就会郁闷,心理想的是,又不能出门各种糟糕。而乐观者,看见下雨,会说,太棒了,可以不用给花园浇水,皮肤可以保湿,车子有老天爷帮忙洗了。训练乐观的方法很简单,尝试去分析事物好的一面。对悲观者来说,要说出好的一面很难,要说出坏处却有一大堆。所以需要训练。对于自己抱怨的事情,尝试用,太棒了…造句。人的大脑是很好骗的,只要坚持就会更乐观!
作为一个曾经患过抑郁症的人,表示只有把让人不乐观的问题解决了才能让人乐观。什么多晒太阳,看书,运动真的没多大用处,无非都是逃避问题的借口,不用很久你会发现问题还在那儿,甚至有增无减,你会比从前更忧郁,直接从抑郁症发展到双相障碍症。长得丑导致的不乐观就赶紧去学化妆和穿衣,失恋导致的不乐观就赶紧想办法找下一个更好的,考试失利导致的不乐观就找机会努力恶补直到考出好成绩。正因为有过这么一个经历过程,我相信绝大多数的负面情绪基本都是矫情和懒惰导致的,而且还是个恶性循环,只有找到问题源头才能真正解决。
来一场旅行吧,旅行能让你了解新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沉闷。如果没有时间去旅行,就找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沿着公园或者喜欢的街道转悠转悠,在古树下凝望一会,每次我这样做的时候,都觉得新的血液在流淌。也许你的生活会突然出现转机。毕竟你是想改变的,多一些勇气,时机到了,自然会有改观。对于悲观这件事,至少说明你对事物是有思考的,不至于麻木,要知道生活美好的事物一直在,只是你一直在熟悉的地方绕圈,没有接触到。
我曾经是一个十足悲观派,遇事先想最坏结果,即使发生,没有想象中坏便释然,其实乐观派转变为悲观派只是一个过程,而让悲观派不再悲观,挺不容易,我深有体会,一个理性的人容易悲观,因为他看穿了事物的本质,能让人摆脱悲观思想,不再消极的,也只有自己,建议多看一些禅意的书,去深山寺庙走走看看,把生活看淡,就不那么悲观,只剩淡然“春秋两不干,风月细栏杆‘’。
每个人都是独立体,对悲观的想法与解决方法也不一样,没有一个定数的,个人认为万事万物在于心,所看到的一切人与事都是在于心,对任何人与事,不要去反抗,尝试去喜欢它,体会它,融合它,消化它,记住它,回想它,化掉它,再站胜它,不需要害怕它,要永远藏在心里而不弃,这样才会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以学业、职业乃至事业为例。努力、能力、运气、任务难度,看你如何归因了?如果将失败和悲观归因为能力不够,而且的确如此,那么,这即是因为你的自我期望、自我要求过高。对策是,降低自我期望、自我要求,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暗示,多看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多想好的事情和事情好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