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的红楼梦是多位红学家根据曹公前八十回推测出来的,但对比前半部分的精彩演绎,结局总觉得太过仓促。
首先,贾家的衰亡实在太过快速。百年功勋大族呈现的本应是一种复杂的交错:败家、腐朽、中庸和守正这些特点和人物都是应该存在的。为政勤勉谨慎、为儿孝悌恭顺、为父严厉苛刻的贾政和贪色的贾珍贾赦便是这其中的代表,以贾珍贾赦贪奢淫逸来看,呈现一日衰滑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贾政一脉理应是在各种事件的交错打击下以一种渐进式的形式衰退的,最终剔去所有的荣华富贵,混入芸芸众生之中。87版剧版几乎是一网打尽,元春之死后贾氏家族瞬间崩塌,百年公族的根基竟如此不堪一击,和先前的极盛之状难呼应!
其次,很多人物都没有结局,或者没有体现判词的原意。李纨的结局如何?平儿?麝月?贾环?玉钗?一句“发卖”草草结束!为了批判封建社会的罪恶,更是怎么惨怎么写!贾赦邢夫人贾珍尤氏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探春远嫁、黛玉殁、老太太殁、湘云被拉走时喊着的 “二哥哥,赎我!赎我!”,死的死,散的散!
不过,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剧版的结局,宝玉哈哈一笑,看清了那些须眉浊物的虚伪和做作,富贵繁华,不过一场梦!
此题单论结局,虽然剧版拍得有些仓促,但演出的亦是我心中红楼梦的结局,87版红楼梦剧组的演员们在荧屏上留下的影像深深的契合了我对人物的想象,在时代的局限和物质匮乏的条件下,那样一批出色的演员那样一批出色的编导为我们留下了这样的作品!怕是再难有完美的红楼梦电视剧问世了!
比较好,人物形象接近原形。基本接近曹公的原意,特别是改探春的结局,值得表扬。 也有不尽人意之地方:如网友们所说的宝琴之选角问题。还有些小细节:如薛蟠说这么大的南瓜…时,只是照搬书上念 ,此时应有手势最好。 瑕不掩玉。比以后又翻拍的好。
的确可以被称之为经典。人物性格都很到位,很大一部分接近原著。而且剧组拍摄时还请了知名红学家们进行讲解和人物分析,从剧本到服饰,搭景等都倾注大量精力和心血。拍摄长达3年,终于完成了这部文学史的经典作品。而且演员的选择也非常符合人物的刻画,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配合到位。结局也没有交代清楚。原著讲贾宝玉回到天上继续做神瑛侍者,并且有可能看到了林黛玉以及秦可卿等人,剧版则没有讲明。89年的电影版对结局的处理要好很多。
对这样的经典之作我只能表示膜拜。我也只看过八七版的红楼梦,首先说人物的选取吧,我已经看了好多年了,现在记忆最深的就是王熙凤和林黛玉的人选,真的是很符合书中的人物形象,我想他们在选取人物的时候其实真的很用心,选好了适合的人物其实这部电视剧已经很不错了。尤其是是那些人物的演技也是不得不佩服的,最典型的还是王熙凤的饰演者和林黛玉的饰演者,听说林黛玉的饰演者最后遁入空门了,我想这才是演员的最高境界吧,真的是太入戏了。所以她们带给我们的作品也是非常诚挚的。

总体来说,如果你不想看红楼梦这本书的话,看看87版本的电视剧是很好的,就像那个时候拍的西游记一样,真的是良心之作,我想最重要的还是演技吧,那个时候的人更看重的是才华,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经典的影视作品。
由于红楼梦后四十回原稿丢失,高鹗所续众说纷纭,电视剧的改编亦如此,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首尾全龙第一功”,有人压根就反对拍红楼梦,认为红楼梦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改,开拍时压力非常大,上映后总体反响挺好,捧红了一大批演员,现在已成为经典了,当时的很多年轻人就是看了这部电视剧才喜欢上了红楼梦这样的古典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