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静静的顿河》,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四大本,第一次有了慢点慢点看,看完就没有了的感觉。特别是第一本,个人觉得肖洛霍夫对人物心情和周遭景色的互相烘托上做的相当棒。还有,格里沙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角色是多么生活化和迷人啊!
还有《战争与和平》,看到安德烈死的时候飙泪了,代入感太强,并且托老头对彼尔的描写,那些内心寻常又剧烈的冲突写的太生活化了,简直可以给寻常人指点迷津。当然书后面讨论哲学和历史观那一大大大段就见仁见智了。
狄更斯的小说之前觉得很乏味,都是一个样子,小时受苦,遇见贵人,交好运,从此锦绣前程。但是《远大前程》真的很好看,听说结局是改了的,不过就算改了也没明说郝香薇和皮普是不是在一起了。这个结尾要是悲剧就太完美了。
《基督山伯爵》小时候看的,觉得很紧凑,故事进行的特别过瘾,不过现在回看倒是没什么感觉了,就像一部中心思想是有仇必报的西部片。
场面最壮观的要数《白鲸》了,简直就是关于鲸和人类征服海洋的血泪史和百科全书。现在见到星巴克还不由自主的想叫,斯塔勃克,那个冷静的大幅。
我看过最最最大部头的应该是《古拉格群岛》了,不是小说,不得不说人类的执行力远高于想象力,胜似小说。这本书是我在情绪非常非常低落的时候一点一点磨完的,怎么说呢,每天看过八九十一百页,就会感觉自己生活在天堂,一切都没那么糟的救世主感觉。
还有一些不太长但是非常有趣的书,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每一章都换人做第一视角,这点有点像福克纳的《喧嚣与孤寂》,当然后者要“缠绵”的多。《红》里面对内心感情的描写非常细腻,不过尺度挺大,年幼的我曾经非常震惊于为何书里的每个正常男性都喜欢男孩……《苏菲的世界》是本极其有趣的哲学普及读物,不过看到可爱的苏菲只是书中的书中人时,内心还是吭腾一下,好傻,苏菲即使不是书中的书中人,也是个书中人啊。《麦田里的守望着》真好看,超喜欢自己买的那本英文原著封面,红色的旋转木马,好像自己可以骑在上面,转着就转到自己的叛逆年月,那时的我也是一个霍尔顿。劳伦斯的小说感觉很僵硬,但胜在一个“禁书”上。《美丽新世界》《1984》《动物农场》是书里面的V字仇杀队,我倒是挺喜欢冷冰冰的机器世界,不过不喜欢法西斯,奥威尔的书个人更推荐《缅甸岁月》。
读过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的长篇自传体小说,这是我非常喜欢的。高尔基写的基本是他从小到大的故事,其实内容有些散漫,但是文字很传神啊,情真意切。描写的俄国那个年代的市井生活,以及他和外公去森林里打鸟、狩猎的日常生活,非常的生动,毕竟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嘛。我读这三本长篇小说时,甚至感觉这不是编纂出来的,就应该是他的回忆录吧,很真实。
读过金庸的所有长篇武侠小说,尤其《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是我最喜欢的。这些小说的字数都是八十万、乃至上百万字,我高中读的时候,沉浸其中半个月都出不来,真是入迷了。对于那些侠客英雄的描写,郭靖的为国为民,杨过的狂傲激扬,乔峰的悲壮,段誉的贵气,虚竹子的信念……这些长篇小说都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通过金庸先生的笔,成为了每个中国人的精神食粮。
还有就是读的《三国演义》,这本历史名著,也是我很喜欢的,和电视剧结合一起看。记得那是我上小学时,就开始看三国演义了,不得了,现在回想真是佩服自己啊。文言文夹杂白话文,我竟然看得懂。里面的几百个人物,纷繁复杂的故事线条,相互的穿插,纵横将近百年,这部经典小说是心目中的不能抹去的记忆。
这些长篇著作,都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珍宝,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希望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读到自己一生难忘的文学著作,对于心灵的滋养是非常有益的。
现在想起来好看有很长的书,我记得是一本网络小说,安知晓一本豪门恩怨的《总裁的替身前妻》。
这本书大概讲述的是,一个叫温暖的女孩,遇上了霸道总裁叶非墨,两人之间产生的情感纠结,然后主角朋友的一些感情生活。
本书的字数有两百多万字,里面对于感情戏,描写了五六对情侣,描写的人物每一个都很出色。
这本书是我刚接触网络小说,看了三遍,每一遍都觉得有不同的感受。
在这个故事里,记忆最为深刻的是男主角叶非墨。
男主在一个非常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母亲睿智,父亲机智帅气,遗传基因的好,所以男主叶非墨非常聪明,博学多才。
可他却有一张帅的不要不要的面瘫脸,因为二十岁的时候被一个绿茶婊骗过,感情上受到创伤,此把女人就是衣服,想换就换,典型的无情霸道总裁。
但是他依旧是贵公子的修养,第一次接触女主后,就觉得女主很有趣,想要得到女主,可女主不同意的时候,他说用他的魅力来征服她。
于是两人住到了一起,开始了各种妙趣横生的同居生活。两个生活环境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会有摩擦出很多意外的惊喜。
男主非常毒舌,总喜欢和女主互怼,两人算是冤家一般。
当他真的意识到自己喜欢女主的时候,那一颗心就是挂在女主身上,想要把女主宠上天。
能够遇到这个问题真的是缘分。因为正好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140多万字的书,一共四卷。也许很多人觉得现在网络小说很多都是百万字啊,但是真正的大家写出来的书是很有味道的,书中的语言是非常具有美感的,角色的塑造也是精心刻画,栩栩如生。我说的这本书就是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由历史教授徐兴业撰写的《金瓯缺》。
这本书一共四卷,140多万字,出版于1985年,讲述的是十二世纪初、中叶宋、辽、金之间长达数年的战争,塑造了一批“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民族英雄。这里面,不但有为救亡图存而九死不悔的北宋爱国将领刘韐、宗泽、马扩、岳飞等人,也有强悍英武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英气勃勃的辽军柱石耶律大石等人。在这些人物中,作者倍加着力刻画,因而也格外光彩照人的是宋朝青年爱国将领马扩。
迷人是因为这本书的人物塑造相当出彩,没有简单的二分法,而是深入历史去剖析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同时好像身临其境一样描写了北宋开封的繁华,尤其是元宵节灯会的描写就好像是《清明上河图》的文字版,极尽描写之能事,令人击节赞叹。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读起来一点都不过瘾,不过也不难看,主人公都有点神经病气质,尤其是《罪与罚》,里面简直每个人都是神经病。不过对于自我的叩问非常非常扣我的心弦,我发现老毛子们虽然粗犷(不包括陀老),但描写其内心活动都很到位啊,大斧劈火柴有没有!
至于其他的长篇,《追忆似水年华》勉强看完《到斯万家那边》,《唐吉坷德》觉得配不上世界上最好的故事这一说,对了,四大名著到挺好看,大家说呢?
[悲惨世界]中悲天悯人的情怀,冉阿让的悲惨一生,和他每每所做的抉择都让人发自内心的崇敬,去自首前的一夜白头,在那间小屋里用过去和未来搏斗,最后良心胜利了,读者看到这里,都会难过落泪吧。[克里斯多夫]的一生,那么努力在和命运搏斗,他的执拗、顽强和不妥协,随着他谱写的音符,构筑了伟大激烈的生活。村上的书几乎看完了,对[奇鸟],[舞舞舞]和[1Q84]这些村上想摆大格局的都觉得寥寥,反倒[挪威的森林]非常好,返璞归真,一句“不要紧,渡边君,那不过是一死罢了,别介意.”让我们想到自己惨淡的青春。
我第一本看入迷的小说是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那时迷上推理悬疑小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看完了很多短篇推理小说之后转战的长篇小说。我仍记得我看《白夜行》时看完时心情,震惊伤心不解……五味杂陈。在小说的前篇,我一直厌恶雪穗,痛恨桐原,一个为了自己的自私可以不择手段却把好人装得滴水不漏,一个为了爱的人可以伤天害理所以只能活在黑暗之下。直到我看到了最后,是这肮脏的世界把年幼时他们的单纯美好毁得无影无踪,他们伤痕累累身负罪恶。我一直在怀疑雪穗是否真的爱桐原,她为了她想要的生活是不是一直在利用桐原对她的爱,桐原死后她甚至连头都没有回一次。但我知道,桐原是真的爱惨了雪穗,为她双手沾满了鲜血每天换个身份保护着她,直至最后为护她安全而自杀,这样的爱并不伟大,它自私而可怕,为了它摧毁了身边其他的爱。最后,表白笹垣警官……已经退休了仍是为了抓住上面的这两货而不辞辛劳,太敬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