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句话印象挺深刻,那是奶奶对孙女说的一句话:
“我们内个年代,东西坏了都想着修,现在的人东西一坏就想着换,那能一样么?”
虽说这句话是有关爱情,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折射出了如今这个时代人心的浮躁,动荡。网络的发展,淘宝快递的衍生,高度的机械化,物价水平的飞速增长,现代人生活在城市里无比迷茫,随波逐流。
昨晚躺在床上看了皇帝的花园这一期纪录片,感慨颇深。乾隆的花园可以说是涵盖了这一时期艺术审美的一个巅峰,取材制作无不是最顶级的材质。可惜的是,这位皇帝一天也没有踏进这座寝宫。故宫博物院为了修复乾隆的私有空间耗时6年之久,其中很大的困难就是寻找早已失传的古法工艺,人们活的越久就越不知道来由。
孩童时期的耐心是很足的,越长大看透的东西越多反而被迷了眼。但是有些时候,人的耐心和专注度还是会昙花一现。
比如大考。
在大考的一个月以前的时光同学们的日子都是在床上,宿舍里度过的。吃饭基本靠外卖,娱乐基本靠手机。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每日见她们都是如此,他们也不会腻吗?
但是等到考试之前诸位就一改精神面貌,成了最勤奋最耀眼的那一个。有人说大学考试考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情报搜集能力,人脉。
没有到考试的那一天,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强记能力到底是有多强!考试的前一晚一般都是通宵。
但是这种耐心和专注度其实没有多大意思。人类好像有一个天然的自我保护的本领,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会快速遗忘。不信你可以试着回忆一下自己上次披星戴月强记的专业知识是不是又还给老师了?
兴趣所引起的耐心和专注度才是最持久的,这应当是最后的曙光。
我敢肯定的说,人类在玩游戏的时候耐心和专注度最高了。这里的游戏不但包括我们通俗理解的网游、手游,还包括我们大众长期接触的各种能让人上瘾的娱乐项目,比如玩牌、玩麻将等等。
为什么呢?
之前我一直以为母亲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耐心跟专注度最高,或者在生死关头耐心跟专注度最高。事实证明我之前的看法是错的。
之前有一则新闻,报道妈妈在给孩子用炉子洗澡的时,去玩麻将了,玩着玩着就把孩子忘了,回来一看,孩子被煮死了。听了后让人心寒,都说玩物丧志,这是千真万确。一个母亲能专注到放弃自己作为母亲的神圣职责,你说这种专注力有多可怕。
而人类在生死关头确实能激发潜能,但是多半人都会陷入慌乱中,别说耐心跟专注度了,能有正常的理智就不错了。
而游戏就不一样了,它往往能带你到虚拟的生死关头,它给你带来的紧张正好能够激发你的耐心和专注度。
所以说,你永远你无法打扰一个正在玩游戏的人。
一般来说,人的专注度和耐心是以周期循环的,一般来说这个周期是一个月左右,emmmmm,就是这个很常见的周期,也许人类的生理情况也会随着月圆月缺变化吧。
当然,每个人的注意力旺盛时期不一样,这就需要自己多加注意,找出自己经历最旺盛的时期。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准确的一个月,也许多或是少两天。
就拿我来说,我精力最足的时候大概是一个月的20号左右,而最容易觉得疲乏和精力不集中就是在8号左右。因此,我常常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20号周围,娱乐活动就尽量放在8号左右。
如果谈每天的话,其实也不一样,大多数人早上记忆力强,反应快,因此,学校的各种早读都安排在早上,这对于那些早上只想睡觉,相反晚上能提起精神的夜猫子是不公平的。
这些东西全靠自己观察,最后才能更好的为自己安排任务,从而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当一个人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必须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时候,或者为了一项任务或者一场游戏比赛最后的胜利的时候,他的耐心和专注度应该是最高的吧。
比如明天早上公司要开一个会,而老板在晚上12点了发现明天开会需要的PPT内容及排版不是按照他的要求做的,要求策划人员必须赶在明早开会之前按照他的要求重新做好,这时的策划人员为了完成老板所交的任务,也为了明天无论如何不耽误老板的演讲就会高度的专注完成这件事。
还有,我们男生在打游戏的时候。当和对方实力不相上下的时候,为了赢得比赛,大家肯定都很默契,打的很耐心不会漏出一点点破绽让对手抓住,并且很专注的打好每一次团战,为了队友以及自己的胜利。这时的我们也是非常耐心及专注度最高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