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气上讲,主推作品应该在《神经浪游者》和《真名实姓》中产生,但前者可读性略差,后者好看是好看,但缺乏科幻深度。最后还是选择了我个人比较钟爱的《艾比斯之梦》,除了出于日系科幻作品比较适合中国人的口味之外,更主要的是,小说以七个中篇故事寓言了AI发展的七个阶段——
《宇宙尽在我指尖》和《令人雀跃的虚空间》代表AI的产生,前者是文字形式的虚拟角色(其实是个网络接龙小说),后者是将大脑植入数字空间,这两篇算是前AI时代,主角都是真实的人类。
《镜子女孩》、《诗音翩然到来之日》和《黑洞隐者》这三篇,代表了AI学习和获得自我意识的三种途径,前者讲述AI如何在学习人类的行为后获得自我意识,《诗音翩然到来之日》是植入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如何学习人类的技能、与人类沟通,后者讲述AI试图理解人类的理想、艺术、哲学等形而上的理念。
《正义不打折的世界》讲述拥有自我意识的AI如何与人类相处,在这一篇中,AI从人类的宠物发展为追求平等地位的物种时,与人类发生了正面冲突。
最后一篇《艾比斯之梦》将AI与人类的命运推到了一个悲剧的背景,结局我就不剧透了。
《艾比斯之梦》有点像加长版的《软件体的生命周期》(特德姜),而故事性更强。全书最大的看点是AI视角,传统的赛博朋克作品都是人类以AI的形式进入数字空间,其思考模式也是人类视角。
《流浪地球》原先是大刘的“末日系列”的第一篇,此系列以太阳灾变为题材,原计划有六部:除了《流浪地球》外,《补天》描写人类进入太阳内部对其进行修补以延缓其灾变;《微纪元》(已完成)讲人类通过基因改造,把自己变小去适应新的太阳系;《星船纪元》描写人类乘飞船逃离太阳系,最后把飞船当成了永久的家园;《游魂》描写太阳灾变前人类用电波把自己的思维和记忆发向宇宙;最后一部《在冥王星上我们坐下来哭泣》,描写人类逃生无望,在冥王星上建立人类文明纪念碑(这个情节后来在《三体》里用了,不过我猜是受到了克拉克的短篇《星》的影响)。
特德姜当年看过他的短篇集《你一生的故事》,惊为天人!这神一样的构思和文笔。美国华裔科幻作家,美国科幻界大神人家写一长篇的时间,他写一个短篇。对每篇文章的精雕细琢。大刘之后再找不到像他写的那样大气磅礴的小说。特德姜之后也实在找不出他那样对情节设计和把控如此巧妙,内涵意蕴上升到哲学高度(相比于很多作品的内涵要不就落入俗套,要不就是有点幼稚,一般人连想到新的题材都很难何况还要把它门深入挖掘,写成小说),用词(文风)如此精炼的作者。






